当前正是春耕备耕关键阶段,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及时动员,全面部署信贷支持春耕备耕工作。
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河北省联社要求各县级行社主动深入春耕备耕一线,摸清春耕备耕的重点和资金需求情况,主动营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支持春耕生产。截至2月末,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543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2.8亿元,同比多增50.1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507.3亿元,比年初增加84.7亿元,同比多增16.3亿元。
一是重点满足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信贷资金需求,努力保障今年粮食生产以及生猪、奶牛、油料、禽蛋等紧缺“菜篮子”农副产品生产的信贷供给。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的北部,与内蒙古接壤,属坝上高寒地区。县内土地和草场资源丰富,现有人口23.1万人,其中20.95万人是农业人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沽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秉承着多年来“解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用满腔热忱服务‘三农’”的工作方针,走农户、下田地、进企业,把最优质贴心的服务带进农户家中,给广大农民的春耕备播工作送去绿色希望。
二是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重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型排灌泵站更新等项目。
滦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抓住当地化肥、农具规模化生产的特点,除继续给予冀滦化肥厂、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涉农中小企业6000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外,还新支持了惠丰农资销售有限公司、供销大厦有限公司等涉农企业和农业种养大户,有效保证了滦南县乃至唐山市农资及小型农业机具的生产和供应。
全力满足不同客户的资金需求
河北省联社要求各级行社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针对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的特点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有效解决不同类型客户的资金需求。还要积极开展符合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需求的金融创新,大力推广基于“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针对农村种养业资金需求特点,积极开展信贷支农产品创新,不断满足农户多种贷款需求;研发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使用权、粮食质押等质押贷款产品;规范发展应收账款等多种信贷支持模式,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农业经济产供销各环节的核心作用。
唐山市农信社紧紧围绕调研走访掌握的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加大对农户“农贷宝”等小额贷款业务营销,并积极推行农户小额贷款“批量营销、批量授信、柜台放贷、周转使用”的模式,通过扩大农户“联保、担保、抵押”贷款范围等手段,全力满足农户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目前,该市农信社累计发放各类支持春耕、备耕贷款916笔,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3.89亿元,有效支持了近1万5000名农户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
河北省联社要求,各基层行社要根据春耕备耕客户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
为确保春耕备耕资金及时到位,唐山市农信社坚持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创新服务举措搭建绿色通道,推出了一系列惠农便民措施,努力为春耕备耕提供全面周到的金融服务。
该市农信社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农取款服务工作。在抓培训提升临柜人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行政村数量和布局,结合网点设置和各行政村人数、存款状况,在各行政村安装布放EPOS自助设备3302台,EPOS自助设备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结合唐山市农信社网点改造工作,陆续安装布放ATM 461台,并继续加强信通卡的营销推广工作,方便广大农户足不出村办理各类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广大城乡客户通过自助设备共办理业务308万笔、金额26.29亿元,确保了春耕备耕资金的及时到位。
河北省联社提出在春耕备耕信贷需求较大地区,适当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设立信贷专柜和兼柜,开辟信贷绿色通道,推广“一站式”服务,切实满足春耕备耕期间各类资金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针对春耕资金需求周期短、时效强的特点,唐山市各农信社均开辟政府代发资金和涉农资金绿色窗口,组织基层农信社营业网点围绕农时适当延长营业办公时间,增设业务办理窗口,确保涉农资金及时支取、结算到位。各基层行社还安排专人负责粮补、低保等各类涉农资金的代发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截至目前,该市农信社累计代发各类涉农资金28.56亿元,缓解了春耕资金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