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年来,山东省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树立“依法治社、创新兴社、服务立社”工作理念,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自加压力、真抓实干,通过转变营销方式和调整信贷结构,不仅减轻了实体贷款投放慢的压力,而且提高了抵质押率,弱化了信贷风险,各项业务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步
构建信贷管理框架体系
该联社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审贷中心等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配足配齐人员,形成一个前、中、后台相互制衡、相互协作的“审、贷、查”分离机制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同时,该联社还加强指导辖内信贷业务网点,在政策、制度的范围内做好信贷业务的拓展,充分发挥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大环节的把关堵口能力,最大限度地规避信贷风险。
第二步
强化信贷基础管理
一是梳理、完善信贷制度、操作流程。该联社制定、完善信贷制度、管理办法等装订成册,分发各机构,指导贯彻落实。
二是加强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该联社强化源头管理,加大对贷款资料虚假、用途不真实等问题的查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强化期限管理,根据客户生产经营周期,结合返乡时间及全年业务工作量,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科学摆布到期贷款月度分布,缓解贷款集中到期的工作压力;摒弃“欠息才去收,反弹再压降”的滞后做法,努力提高利息扣划率和到期收回率。
三是完善信贷人员考核机制。该联社合理设置了考核指标,对全县客户经理实行扁平化考核,变信贷人员由信用社考核为由联社直接考核,把每一个客户经理都视同一个经营单位,有效激发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信贷队伍建设。该联社建立客户经理梯队式培养机制,实行客户经理准入、等级管理,有序补充信贷人员,不断为信贷业务开展注入新鲜血液,逐步缓解客户经理数量不足、老龄化等问题。
第三步
推进信贷业务升级转型
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和营销模式。该联社实施“走出去”战略,变坐门等客为主动营销,借“春天行动”之机,深入开展“农信送福万家行”专题宣传营销活动,对城区、乡镇驻地的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进行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营销。
二是转变贷款发放方式,实行部室经理及信用社主任兼任大客户经理制营销。该联社充分挖掘各级管理的人员的资源优势和人脉优势,弥补客户经理不足,不能支撑业务发展需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