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
第一步:比进步
第二步:学创新
第三步:赶先进
第四步:帮出精彩
第五步:超越极限
山西省晋中经济开发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利用“比学赶帮超”五步走的方式,实现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突破。截至目前,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9.8亿元,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净增存款7.2亿元;各项贷款达到57亿元元,较年初净增6.6亿元。
比
就要比出进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传统的“指标”竞争,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也成为银行“夺取高地”的关键,该联社首先从“比”上下手,分层级对比找不足。
联社一级对外比。该联社主要捕捉全行业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与同行业相比找寻差距在哪里,集中力量攻坚。
信用社一级全辖比。该联社每月设立“红黑榜”,对全辖的各网点的指标张榜公布,让每一个网点都能了解自己的排名,红榜上的保持动力,黑榜上的继续努力,各网点都能针对自己的弱项有重点地加强,不断地提升自己在红黑榜上的排名位置。
柜员一级网点比。在评选“最美柜员”的基础上,该联社还推出了“最差柜员”的评比,在7个月的评比中,对连续2次评为“最差柜员”的7名员工扣除当月责任目标津贴,对连续3次评为“最差柜员”的1名员工进行了待岗培训。通过评比,充分激发了柜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柜员的各项业务素质和服务细节,客户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
就要学会创新
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寻得自己的一片天空,单单靠自身“闭门造车”是无法跟上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脚步。因此,晋中开发区联社利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 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是聘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对信贷、金融市场等业务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员工熟悉新业务,创造新产品,实现新收益。二是在全国挑选同业、小微企业贷款等业务做得好的同行,组织相关员工“走出去”吸收新鲜事物,学回来与全辖进行经验交流。三是在每周五下午组织员工学习有关职业道德、廉政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筑牢合规防线。四是选择服务和业务都较好的营业部作为柜员和大堂经理培训基地,将信贷审查标准高的公司业务部和个人金融部作为客户经理培训基地,每季度在全辖网点中挑选员工参加实训,重点从服务和业务入手,让每一位“学员”跟着学,照着做,整体提升服务水平。
学好还要用好。该联社专门设立了10万元的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员工学以致用,积极创新。2014年创立的2款非信贷类产品、5款信贷类产品,已在辖区全面推广,吸引了一批优质客户群体,为联社开辟了增收渠道,创新小组也获得奖励1.5万元,带动了全员的工作热情。
赶
就要赶上先进
有了先进的知识和优秀的经验,晋中开发区联社还制定了奖励措施,激励员工“跳起来摘桃子”。该联社在年初就统一为各社、部设定三个档次的激励揽储目标(分别为确保、奋斗和挑战),奖金与目标相匹配,各社、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跳起来摘“够得着的桃子”,享受不同档次的奖励。同时,他们还根据不良贷款清收奖励办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测算,把每笔不良贷款明码标价,出台“招标清收管理办法”和“双项奖励办法”,让全员参与,建立台账,实施监测,按月考核,按季兑现,让每一笔不良贷款收的明明白白,每一位员工挣得清清楚楚。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该社不良率仅为2.47%。
帮
就要帮出精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该联社根据每月对全辖网点经营成果的综合排名通报,排名最前列的网点与综合排列靠后的网点结成“对子”,实行“一帮一,一带一”,排名前列的网点负责人每月对自己帮扶的网点进行帮扶,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确保完成目标。同时排名靠后的当月效益工资由排列前列的网点主任负责考核兑现,此外,对“一帮一,一带一”成效明显,次月综合排名前移的,给予负责帮扶的网点主任一定的奖励;如果收效甚微,要对其进行处罚。
超
就要超越极限
在全辖员工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该联社各项工作业绩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在山西省农信社综合指标排名保持领先位置,先后获得“第四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机构、十佳微信公众平台”;山西省直工委授予的“山西省直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联社授予的“业务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单位标兵”“不良贷款听证问责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联社晋中办事处授予的“先进单位”等16项荣誉。
同时,该联社还是山西省第一批上线金融服务车的农村金融机构,下一步还准备将相关人员派出学习外汇业务,提早办理外汇兑换业务,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