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平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在基层供销社已经工作34年。 一路走来,他做过营业员、收购员、付款员、出纳、会计。1990年9月开始担任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供销社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构皮滩供销合作社在改革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他的带领下,构皮滩供销合作社建起了茶叶加工厂,年营业额逐年攀升;在他的带领下,先后牵头组建了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凸显了供销合作社“以农为本、为农服务” 的办社宗旨。在他的带领下, 构皮滩供销合作社不断创新,在电子商务上创出了佳绩。他就是这样一个永不满足,永远追求创新的供销合作社人。
我一直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村村寨寨的父老乡亲对供销合作社不离不弃,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就要服务家乡。
信誉就是经济,广大的农村,就是我们的后方和根据地,谁在生意上坑害农民朋友,我们就跟他过不去!
天气一天天转暖,茶山上的茶树都抽出了新芽。这几天,冯平心里想的最多就是茶叶的采摘。马上就到清明节了,明前茶的采摘可不能马虎。冯平这些天基本上都在基地,经常忙得脚不沾地,也顾不上吃饭。其实,自从在供销合作社工作后,冯平一直很忙碌,他也很享受这种忙碌的状态。
临危受命
冯平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在基层供销合作社已经工作34年了。
在冯平17岁的时候,当时供销合作社风光无限,冯平对供销合作社有着无限的憧憬。恰逢当地供销合作社招聘,冯平就在那一次招工中成了供销合作社的一员。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供销合作社会在他的生命里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一路走来,他做过营业员、收购员、付款员、出纳、会计。1990年9月开始担任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供销合作社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供销合作社将工业品买来卖给当地的老百姓,再把农副产品收购起来卖出去。生意虽小但是也能够帮助乡亲,供销合作社还小有盈利。直到2000年,构皮滩供销合作社开始改制。干部职工买断工龄后全部下岗,资产进行处置。一夜之间,冯平的生活全乱了。
该何去何从?冯平也没了主意。不过,他也不着急。凭着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这几年积累的经验,自己做点小生意,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就在冯平刚为自己谋划好将来之时,县社领导却告诉他,叫他继续担任构皮滩供销合作社的主任。
“既来之,则安之”。冯平接受了县社领导的委任状,继续带领构皮滩供销合作社谋发展。因为他知道,改制是为了发展,为了让供销合作社更兴旺。因此,他对供销合作社恢复业务有十足的信心。基层社改制重组后的十年来,为了责任和当初的那份承诺,他是真的铆足了劲拼命工作。要发展,就得有资金。可是那时的构皮滩供销合作社一没钱,二没资产,想要获得贷款真是难上加难。为了能贷款成功,冯平瞒着家人用自家的房产证作抵押进行融资,以自己的名誉向亲朋好友借款,先后为企业融资近300万元。家人知道后,说他太傻。供销合作社都已经亏得一塌糊涂了,他还往里投钱,要是血本无归怎么办。冯平却说:“我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村村寨寨的父老乡亲对供销合作社不离不弃,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就要服务家乡。我相信凭着供销合作社的威望,一定可以重新兴旺起来。”
突围自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供销合作社重新兴旺,冯平一直在思考。构皮滩是苦丁茶之乡,当地的苦丁茶一直是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来源。冯平也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于是,他先从山上的茶叶做起了“文章”。多年没有打理过的茶山存在着诸多问题:茶树老化、品质低劣、管理脱节、生产落后、市场生疏,这些困难切实摆在了冯平眼前。他带领着大家边干边学,通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管理逐渐成熟,茶叶品质在改善中逐步提升,市场前景逐渐看好。
2010年,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正式投入生产。这在当年,是构皮滩的一件大事,是供销合作社的一件大事。而对于冯平来说,新茶厂也带给了他很多“印记”。新茶厂开工,为了做好第一批茶叶,他不眠不休在加工厂坚守了三天三夜,最终因双脚肿胀住进了医院。2011年7月,冯平去查看茶叶基地建设和厂房管理,在返程途中,车子翻下了山沟,右手粉碎性骨折,被定为9级伤残,至今钢板仍然钉在他的身体里。现在天气一变化,他的右手还是会感觉到很疼,也会变得很不灵活。
现在,当地的很多老百姓都在供销合作社的茶厂和茶叶基地打工。供销合作社每天用车接送老百姓去茶山采茶,这样一来,当地的老百姓在每个采茶季都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供销合作社在当地的威望又开始恢复了。但是,冯平觉得这还不够。2011年,冯平召集构皮滩供销合作社一班人开会讨论创建为民服务平台,经过一番酝酿之后,结合外面同行业的做法,先后成立了富民油菜籽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花山玉米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回龙村苦丁茶专业合作社、余庆县富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等。截至2011年,构皮滩供销合作社本着平等、自愿、互惠的原则,先后牵头组建了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户数达980人(户),农民社员占合作社社员总数的98%,突出了与农户直接联办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以农为本、为农服务” 的办社宗旨。
在服务合作社的过程中,冯平经常说一句话:“信誉就是经济,广大的农村,就是我们的后方和根据地,谁在生意上坑害农民朋友,我们就跟他过不去!”在农产品收购上,按不低于市场平均价收购农民出售的农副产品。若遇到有不良商贩压价收购,供销合作社坚决按市场价收购;农资供应,淡季储备、旺季销售,价格合理,坚决不哄抬物价。正是这样的信誉,构皮滩供销社在农资销售市场占全镇总量的90%。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助和努力下,合作社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1年,合作社实现利润总额29万元,实现助农增收385万元,二次返利8.7万元。2011年3月构皮滩供销社领办的余庆县回龙村苦丁茶专业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示范社; 2011年5月余庆县富民油菜籽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获得2010年“秀山杯”中国50佳专业合作社成就奖;余庆县回龙村苦丁茶专业社生产的“构皮滩”牌苦丁茶于2011年12月获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化品牌称号。
多少个风霜雪雨、不眠之夜,冯平硬是凭着一颗信心,守着自己热爱的供销合作社事业,带领全体员工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先后32次荣获全国、省、市、县表彰。2010年3月,冯平当选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2012年度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劳模。在冯平的努力下,构皮滩供销合作社也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构皮滩供销合作社有12个分销门点经营场所及固定资产。新建了1个占地8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1个总面积为4900多亩的绿茶基地、1个苦丁茶基地、3个茶叶加工厂、8个专业合作社、18个村级综合服务站、1个农资配送中心、2个大型超市以及1个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
再出发
对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冯平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总是在追求创新和变革。
2014年,构皮滩供销合作社的苦丁茶正式上线,开始在淘宝上售卖。这是冯平发展供销合作社的又一个新举措。冯平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构皮滩的苦丁茶只能小打小闹,养在深闺人不知,必须走出去才能有大发展。2014年,全国总社开始提倡各地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这让冯平找到了改变的方向。
于是,构皮滩供销合作社通过与淘宝、拍拍电商平台合作,投资12万元建立了余庆县构皮滩供销社茶叶淘宝销售店和拍拍网上专卖店。“构皮滩是苦丁茶之乡,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我们制订了以苦丁茶为主,其他茶为辅的营销策略。并通过建立自己的微信、微博、QQ销售群,加强市场交流,发展销售会员。现在,加入我们供销合作社的销售会员有105人,通过网上引进技术加工人员2名,发展网上销售下线10余家。”说起这些,冯平感觉到特别骄傲。确实,仅仅2014年一年,苦丁茶的销售就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益。1—9月份,构皮滩供销合作社的“柏果山”牌、“构皮滩”牌绿茶网上销售金额达28万余元。通过网络联系进行销售合作和技术合作的商家有5家,涉及浙江、福建等多个省份。
看到这样的结果,冯平还是没有满足。他说,经过一年的网络销售,他更加确定了以后的努力方向。他邀请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茶叶质量过关;他邀请专业人士,在产品的包装上下功夫。他对记者说:“网络上的买家都是通过产品来认识我们供销合作社。所以,我们要先确保茶叶的品质一定要过关,不管什么时候,一定不能给供销合作社的金子招牌上抹黑。”
“现在,国家对供销合作社的关注越来越多,相信供销合作社的春天不远了。而对于我来说,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全新供销社。把需要重建的网店进行翻新改造,改变人们对基层社破旧的刻板印象,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还是那句话,供销合作社不兴旺,我是不会罢休的。”冯平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