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融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大潮中,以立足文登、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以信用为本、合作共赢为经营理念,以推进规范化、提升竞争力为使命,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政企排忧解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截至3月15日,该联社各项存款余额126.46亿元,较2015年年初增加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亿元,较2015年年初增加6亿元,存贷款总量、增量稳居当地各金融机构首位。
为小微企业发展“搭建桥梁”
威海某食品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海产品冷冻加工的企业,受生产规模扩大和海产品收购价格波动大影响,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收购海产品。山东省文登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开展“小微企业服务月”活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为该企业提供资金2000万元,这场“及时雨”第一时间让该公司摆脱资金不足的困境。
近年来,文登联社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立足于当地实际,紧紧围绕小微企业所需、所盼,突出“四优先”政策,即:对投资项目符合国家政策的优先扶持;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先扶持;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先扶持;对开发当地资源及“两高一优”农业的优先扶持。
同时,该联社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大力推广“阳光信贷”,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和资料,对优质客户的信贷需求,坚持“四快”原则,即:快查、快审、快批、快贷,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原有抵质押贷款业务的基础上,该联社又先后推出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贷款种类,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需要。
在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该联社还落实专人对当地小微企业实行地毯式、拉网式调查摸底,逐户建立信用档案,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以来,该联社已对124家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3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2亿元,扶持250余个小微企业,涉及水产品加工、运输、高效农业、渔业、外贸、高科技等各行各业。
为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编织密网”
侯家镇小洛村村民邵先生在村里的电话POS机上支取了去年的粮补款。“几年前,俺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镇上取钱,现在,不需出村就能支取粮食补贴、新农保等各种补贴款,农信的服务真贴心。”邵先生感慨电话POS机为农民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按照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规划部署,文登联社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新措施。为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该联社纵向上不断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布设农民自助终端、电话POS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把金融触角延伸到农村最基层,实现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无缝对接,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在横向上拓展服务范围,相继开通移动终端设备业务,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支付渠道,不断延伸金融服务网络。
该联社通过金融的纵横拓展、双线发展,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新飞跃。截至2月末,该联社共开通个人网银17935户、企业网银1095户、手机银行14117户,分别较2015年年初增加1181户、57户和2859户,实现交易金额34.79亿元。该联社在农村地区共布放电话POS机具1044台、农民自助服务终端65台、ATM自动取款机19台、存取款一体机8台;电话POS、农金通和ATM本年交易量分别达到1.91万笔、3.05万笔和9.18万笔,有效解决了农民客户取款、结算难的问题。
为“三农”产业发展“输血供养”
多年来,该联社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将培育新型农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作为支持“三农”的重点,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周期、资金需求和产业优势,不断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提升农户贷款的服务功能,重点扶持了水貂养殖、苹果、西洋参、海产品加工等地方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小额农贷成为助推广大农户致富的坚强后盾。
该联社还组织客户经理走村入户调查贷款需求,全面开展评级授信,并创新信贷模式,将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重点评级授信范围,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成立联保体、组建信用联盟、发放社团贷款等方式,有力地扶持了一批产品有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2月末,该联社涉农贷款余额20.4亿元,比2015年年初增加1亿元,增幅5.2%,新增涉农贷款占比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