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位美国茶师的中国情结


富尔在她的体验茶室举办少儿茶艺活动。

    罗伯塔·富尔(Roberta.Fuh)女士是一位美国茶师。3年前,她在西雅图的小城伊萨夸开了一家“体验茶室”,每周经营4天,且在周六、周日上午,坚持开设各种与茶相关的讲座。为了到中国体验茶叶之旅,她还专门学习了中文,并且经常参加在美国茶博览会举办的“无我茶会”。

    富尔爱茶,既爱它的味道,也爱行茶礼仪、茶文化以及茶对历史的深远影响。她在美国成立茶工作室的目的,就在于把好茶介绍给美国人。因为美国崇尚简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又习惯在早上喝上一杯咖啡,这让很多美国人和新鲜正宗的中国茶擦身而过。

    在“发现茶”的课堂里,富尔带领学生认识“茶”这种叫做CamelliaSinensis(该词为拉丁语,是茶的统称)的植物,发源于中国,以及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和普洱茶的制茶工序。在课堂上,所有学员要品饮七种茶,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一种白茶、一种绿茶、两种乌龙(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氧化程度)、两种红茶(一种中国和一种印度)以及普洱茶。富尔给学生讲中国茶的历史,还有茶是如何成为世界上第二流行饮料的故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90分钟的内容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探索过程,因为他们对茶了解得太少了。

    富尔说:“泡一杯功夫茶,通过我的茶船和盖碗,让学生们了解到茶可以这么美,并且,这是一种东方(中式)的美。给学生们看我去中国时拍的照片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去过中国两次,在访茶的过程中,我拍了很多制茶师傅的制茶过程,以及不同省份的茶园照片。我还向学生们介绍普洱茶以及茶马古道的历史。”

    因为美国人的口味差异非常大,当富尔问起学生们最喜欢哪种茶的时候,大家给出的答案都很不一样:有的喜欢白毫银针,但是有的人却认为银针口感太淡了,并非自己想象中茶叶的滋味;很多人喜爱龙井;也有很多人欢迎乌龙茶系的凤凰单丛和铁观音。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向美国人介绍普洱,因为太少有人品尝过。对待全新的口感,大家是爱憎分明,要么爱得不行,要么就觉得很难喝。

    我总是会鼓励学生们去中国或中国茶园旅行。我告诉他们,能够在原产地、在纯正的中式茶馆喝到这些极鲜美的茶,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地球村,而茶正是让我们接触和尊重其他文化的美好纽带。

    (陈思编译)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