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机茶这盘棋的“局点”在哪里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在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多样化满足的今天,大家对产品的追求逐步从数量转向品质,“健康”就是其中的关注点,而最能体现它作用的就是日常饮食。茶叶作为中国人传统的日用饮品,其本身的健康特性就格外受到关注,而有机茶的出现无疑等于为茶叶加上了双层健康帽,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为利用大众“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需求并牟取暴利,一些茶企在有机茶的市场上开始“出假牌”,搅乱了这一健康茶品的正常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的购买困惑。

    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精准地掌握有机茶的标准并从市场轻松地辨识并且购买回来这不容易,所以建议大家最好去到大商场或规范的有机茶叶专营店购买,尽量不要淘宝式地在街头巷尾中搜寻。

    有机茶的价位一定会比其他茶叶高一个台阶,但是价格绝不是选购有机茶的关键,“有机茶身份证”才是鉴定其真伪的王道。除了作者提到有机茶必备的“双证”,小编觉得在此还有必要再补充一下,其实更加规范的说法应该是“七证”——《有机茶园转换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机茶销售证书》、《有机茶标志准用证》。正规绿色有机茶的消费专柜应向购买者出示绿色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的这7个证书。当然,查看防伪标志,并刮开防伪涂层电话查询真假,也是十分必要、直接的方法。

    最终,下好有机茶市场这盘棋不仅靠买家,还有卖家。建议有机茶企业和相关市场负责部门,在有机茶概念传播上,尤其是终端市场的宣传方面要正确客观地让顾客认识到有机茶的优处和特性;同时,当下鱼目混杂的状态也亟需整治,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健康茶叶健康地发展于市场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