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第十一届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脚下的茶马古城拉开序幕。作为今年茶界拉开的首场重大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茶界及四川省旅游界的近千人出席。此次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亮点纷呈,包括启动仪式、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中国茶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千名雅女采茶赛、雅茶产业发展推介会等。
茶旅结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名山区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绿色世界”、“天然氧吧”、“生态乐园”的美誉。同时,名山区又是产茶发展大县,全区拥有茶园面积33.2万亩,茶叶综合产值40余亿元。全区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38亩,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稳居全国第二。通过旅游带动茶业发展是名山区近年来奋斗的目标。
名山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已被四川省政府列入国家“熊猫之旅”、“冰川森林之旅”、“大小川西生态旅游”、“川藏国际旅游线”、“茶马古道游”、“大香格里拉”、“川西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境内有世界茶人顶礼膜拜的茶文化发源地、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有烟波浩渺、白鹭翔集的百丈湖;有翠柳依依、碧波荡漾的清漪湖;有酷似桂林山水的双龙峡,有碧绿拥翠的国家级万亩观光茶园。
在雅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名山区坚持“茶业富区、旅游兴区”的战略,立足现有茶叶、生态、文化、旅游四大特色优势资源,走“一三产业互动,茶旅融合”发展之路,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要求,打造蒙顶山5A级风景名胜区、茅河乡4A级茶乡水韵古镇、雅攀共建蒙顶山茶产业园“三个核心区域”,骑龙场万亩“茶+果(梨树)”生态观光茶园、红草村万亩“茶+贵(名贵苗木)”立体农业示范茶园、牛碾坪万亩生态茶园梯田“三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红草村、王家村、骑龙村、临溪村、龙兴村“五个幸福美丽新村”, 建设现代茶叶休闲产业和乡村旅游经济大走廊,拓宽农村农业发展之路,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雅安市以茶马交易文化为载体,着力打造川藏线、南丝绸之路、大香格里拉环线等三条国际自驾旅游线路为的起点,以带动整个雅安旅游产业的发展;以“茶文化”、“三雅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巴蜀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着力打造雅安文化产业集群,以引领整个雅安文化产业发展;以“产业聚集促进产业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商业模式,着力打造茶马古城复合型业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茶艺体验中心、自驾游接待中心、国学馆等10个旅游体验中心。
记者在茶马古城看到,一批批从蒙顶山下来的游客在这里品饮、选购蒙顶山茶,观赏茶艺,了解蒙顶山茶文化。近年来,名山区通过旅游带动茶叶品牌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本次会议中,四川省旅游局还邀请全省各大旅游景区共同召开《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共同探讨全省以旅带茶的发展思路和出路。
产城相融 引领川茶集聚发展
以蒙顶甘露、黄芽、石花为主的蒙顶山茶为全国驰名商标,2014年品牌价值15.34亿元。全区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茶苗繁育等指标均名列全国前茅,享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名山区以茶为魂,坚持以茶立城,以茶兴城,建设中国茶城,构建蒙顶山茶基地联盟、蒙顶山茶企业联盟、蒙顶山茶品牌联盟三大联盟,以“蒙顶山茶”品牌、交易所、良种繁育场为茶产业对外展示的三张名片,构建市场、文化、宣传三大平台,整合攀枝花市援建资金、灾后重建资金和企业资金,建设雅攀蒙顶山茶产业园,建设“一园三区”,以蒙顶山丰丰茶业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国家级现代茶业加工园区;以四川省名山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场为核心,建设一流的茶产业科技创新园区;以万古乡红草村、双河乡骑龙村茶园为核心,打造一流的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园区,全面升级茶叶全产业链,加强绿色防控体系、市场体系、科研体系、品牌体系建设。
同时,科学规划,引进民间资金,在蒙顶山脚下修建占地150亩,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茶马古城,同步规划建设皇茶大道、游人接待中心,改造蒙顶山大道等配套设施,引导茶企入驻古城,力促古城业态形成,加快四川省、雅安市以茶为主的产业在名山区集聚,使之成为大西南乃至全国茶叶主要集散地之一,带动雅安市名山区、雨城区,成都蒲江县、邛崃市,眉山东坡区、丹陵县、青神县,乐山市峨眉山市、马边县等十六个市区县组成蒙顶山茶区茶产业发展,吸引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的茶商前来购茶。
古色古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茶马古城成为雅安茶文化的对外展示窗口,这里除了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的聚集地外,还是四川茶叶的对外展示窗口。山上看茶,山下体验,漫步在茶马古城里,游客恋恋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