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山西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回访记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2014年,晋伟合作社药材喜获丰收,图为合作社黄芩基地采挖装车场景。(本版照片由资料室提供)
平遥市扶贫基金会考察中药材生产基地。
社员查看刚收货的中药材。
中药材交易场景。

 

合作社资料

    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在2012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中被评为“50佳合作社”。合作社于2007年正式成立,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亩,持股社员2815户,注册资金3000万元,由晋中市、平遥县供销合作社全程参股领办。现有晋辰药业批发公司、昱兵药业有限公司、种植示范和种子繁育基地等多元化生产经营实体。2014年合作社总资产9690.09万元,销售总额1.03亿元,平均年盈利的60%用于股金分红,40%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正由创建之初的中药材购销合作社向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升级转变。

    《神农本草经》中有云:“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又名“薯蓣”、素有“中国小人参”美誉的“平遥三宝”之一——平遥长山药,在山西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成方连片的优质长山药种植基地延续着当地上百年的药材种植传统。自跻身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的“2012中国50佳合作社”之列,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一路提升,中药材种植基地从2012年的17500亩逐步晋级为2013年的35000亩、2014年的5万亩,并计划于今年达到10万亩。昔日散兵游勇式的传统药材种植,如今之所以能摇身演变为撬动平遥经济的朝阳产业,平遥晋伟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这只“领头雁”功不可没。

成就药材“新气候”

    如今蓬勃发展的平遥新型产业——中药材种植,此前一直缺乏龙头带动,种植分散,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种植效益不够突出。自晋伟合作社成立以来,这一现状逐步改变。通过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药材种植的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晋伟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由初创时的1750亩逐年翻倍至当前的5万亩,并计划于今年增至10万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了以往中药材种植户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状况,扩大了中药材的种植规模,提升了平遥中药材的知名度,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晋伟合作社理事长刘伟雄表示。据了解,晋伟合作社于2011-2013年每年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总额为3500万元,2014年突破4000万元。目前晋伟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品种达30余种,总产值1.38亿元,种植农户7250户。其中仅10亩以上的药材种植户就发展到150户,100亩以上的药材种植户发展到50户,辐射本县7个乡(镇)、75个行政村,还呈现出岳壁乡的长山药、朱坑乡的黄芩、东泉镇的柴胡等多个“药材乡”“药材村”的特色局面。

    自身壮大的同时,晋伟合作社还承担了2014年中央财政支持平遥县中药材种植扶贫项目,扩大自身辐射带动范围。项目投资的150万元中,合作社企业晋辰药业捐资30万元,由合作社提供种子、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由平遥县供销合作社组织协调科技培训24场次,培训人数1490人,新发展种植面积8000亩、种植户3500户。

“炼制”农户“定心丸”

    规模化种植发展之余,晋伟合作社开始探寻如何将这一朝阳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原来不敢种,现在不仅敢种,而且敢大量种,这就是最实在的‘定心丸’。”谈及近两年来晋伟合作社的最大变化,刘伟雄说道。然而,“定心丸”的炼制出炉不是一蹴而就的,离不开晋伟合作社成立7年来的点滴沉淀及近两年的快速升级。

    “产业链延伸是我们这两年来的重头戏。”刘伟雄介绍,此前是瞄准平遥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上百年的药材种植史而成立合作社,建立种植基地将药材种植做成规模,带领农户增收,当前已实现种植规模从1750亩到5万亩,持股社员从7名到2815户,注册资金由100万元到3000万元的跨越。

    通过2013年投资兴建平遥县中药材交易市场,晋伟合作社填补了山西省中药材批发市场的空白,收购的药材占平遥县药材收购总量的90%。“交易市场也解决了当地老百姓药材“卖难”的问题,摆脱了此前全凭经纪人的尴尬局面,现在老百姓到中药材交易市场可以将药材直接卖给合作社或外地客商,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也加快了信息流通。”刘伟雄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交易量逾1350吨,交易额逾7000万元。

    “如今我们要延伸整个产业链,不再是单纯地种植、收购、晒干、卖掉,而是解决药材的附加值问题。我们将于今年6月建成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合作社企业——山西昱兵药业有限公司,把药材通过深加工、精加工变为中药,销往全国。”从收购原材料到销售成品、精品,刘伟雄认为,晋伟合作社不仅要做大做强,还要做深做精。

    “有市场,有药厂,老百姓不愁卖,还能卖个好价格。”据刘伟雄介绍,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合作社的服务也更加广阔,农资服务、土地流转、便民服务都在不断增加。“当前我们在平遥13个乡镇中已开设6个综合服务社,以后还要遍布每个大的村庄,搞活当地中药材产业。” 刘伟雄说。

    此外,产业链中最容易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晋伟合作社通过内部资金互助得以解决。“合作社难入金融大门,而合作社药农要么存有部分闲置资金找不到投向,要么想扩大再生产却资金不足,贷款无门。”刘伟雄带领合作社开始向社员扩股融资,并设立资金互助部,专事股金吸纳和互助金收放管理。在每年免费为药农提供总值600余万元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累计借用互助金5450万元,股金分红累计600余万元。“解决了融资难,也就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体系化、综合化发展。”刘伟雄坦言。

    对于未来发展,理事长刘伟雄期冀合作社能如平遥大地上有着上百年种植史的长山药一样,永生“新气候”。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