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3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行ISO管理体系 确保白沙溪品质升级

□ 朱莹 梁振华 张岭苓

    ISO全名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其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有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2000年,颁布了ISO9001:2000版标准,于2008年,正式发布实施ISO9001:2008。其间,在2001年,ISO开始着手融合ISO9001和HACCP体系建立一个可审核的标准,即为ISO22000标准。它加快并简化了程序,既是描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使用指导标准,又是可供食品生产、操作和供应的组织认证和注册的依据。

    中国于1978年加入ISO,在2008年正式成为其常任理事国。2000年国内开始采用ISO9001:2000标准,到2015年,大部分企业已自动升级使用标准ISO9001:2008。同时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对HACCP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试点工作。目前,在HACCP体系推广应用较好的国家,大部分是强制性推行采用HACCP体系。

    白沙溪茶厂的

    ISO质量体系发展历史

    白沙溪2008年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以ISO9000:2000版标准,参与部门主要是生产车间、质检部、原料供应部、办公室、设备维修部及销售部,各部门各行其责,记录生产数据与产品数据,初步使厂内各部门达到了协同一致,共同生产的目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后经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升级使用ISO9001:2008版标准;同时,2011年白沙溪通过ISO22000:2005的认证,并将9001与其合并为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下统称“体系”)。从2008年至2014年,已达6年时间。在这6年时间里,公司飞速发展,规模壮大,体系的管理逐渐跟不上公司的发展,经过经理室研究,2014年下半年,体系进行升级,将研发部、策划部、安保部等有关部门纳入体系,调整审查小组成员,在公司总经理室的领导下,由质检部、研发部牵头与其他11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管理部门人员、生产车间班组长、技术负责人为操作员。小组中每个成员进行了职责划分,明确部门职责,其间举行小组成员全体会议3次,历时2个月时间进行部门走访,为部门量身定制,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重建资料,梳理生产流程,订立生产制度,最大程度上做到方便、简洁、清晰的反映生产状况,每个部门的表格试用期3个月,迄今为止,各部门内部体系内的记录表格达到114张,最大范围内覆盖了整个公司的各个生产环节之中。

    白沙溪茶厂现有体系运行情况

    至2015年,公司实施体系已达到8年,体系运行已经渗入到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到总经理室,下至临时工均参与其中,达到监控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利润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不断升级更新,到2015年止,有了以下改进:

    1.扩大监控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监督

    2008年公司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0:2000版,主要包含的是质量监管部门、生产部门和部分的中层管理部门,相对适用于当时的公司生产情况,使公司生产管理正规化、效率化,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总经理室发布的生产任务,但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公司的生产现代化的提高以及内部组织的重新整合,旧的体系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企业环境,根据总经理室的规划部署,2014年下半年,成立由总经理室、质检部、研发部、车间组成的审查组,并由审查组担负了体系重建的重任,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更新改革质量管理体系,将体系内容更实用、合理的落到部门,责任到人,此次改革中,新纳入策划部、安保部和研发部等有关部门,设立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程序,及部门内的纵向执行程序,梳理了产品的生产流程、设备的研发流程、工作交接流程等,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简单化,工作量化,环环相扣,互相监督,保证产品的生产与公司正常运行相互衔接。

    2.深入各个车间,调动基层工人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2008年的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人员主要是各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以及部门中层管理干部,在这次体系升级,特别设定了车间各班组、关键控制点及茶叶生产流程去向的生产记录表格,使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每道工序有据可查,流程顺向记录齐全,可逆向追踪塑源。加大班组长、关键技术负责人的责任性,最大限度调动了各个班组工人的参与积极性。为了使体系落实到实处,在体系运行之前,公司组织了进行了体系操作培训,使员工真实、透彻地理解其岗位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保证每个岗位的生产记录正确、准时。

    3.重申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废料

    在此次的质量体系更新中,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对生产上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重新整合解决,如产品包装验收步骤,车间工人交接班程序、产品生产损耗计算、机修工人跟线跟班维护等问题,从原料收购入仓直到产品出库,其中所牵涉到的各个生产环节都进行了规划整合,量化每个生产工序,从根本上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同时,有效核实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从最直接的角度给公司提升了生产效益。

    4.整合生产数据,把控产品质量

    白沙溪质检部一直以来担负着整个生产品质把控与检验的重任,并以此为核心任务进行厂内生产品质控制,而生产车间则担负着按时保质完成生产任务的重担。由于厂内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量持续增长,旧模式下的质量控制程序已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2014年的质量体系更新中,质检部、生产车间根据厂内实际的生产现状进行人员调整,重申了每位质检员、关键技术负责人的职责,保证每个生产线都有质检员跟踪记录、车间班组长负责、设备检修员核查,并保持相关详细生产数据,分析整理成册,形成每个产品、每批生产、每次研发都有详细的数据资料,建立自主产品档案资料库。

    公司运行体系的效果与展望

    在我国,ISO质量体系认证指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并授权的认证机构依据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申请认证的单位进行审核确认,并以注册及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证明其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符合要求。从宏观上看,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最高管理层通过及时获取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判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绩效,直接参与定期的管理评审掌握整个质量体系的整体状况,并及时对于体系不足之处采取措施,从公司层面保证资源的充分性;

    (2)明确各职能和层次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并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方面明确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以保证公司各环节的顺利运作;

    (3)对于产品的生产通过制度化的数据分析,寻找产生不合格产品的根本原因,通过纠正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或再次发生,从而不断降低公司发生的不良质量成本。

    (4)通过第三方专业的审核可以更深层次地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的监督审核来督促公司的人员按照公司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来开展工作;  

    (5)可以通过体系中各个过程的运作满足顾客要求甚至超越顾客要求,并通过顾客满意的测量来获取顾客满意程序的感受,以不断提高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地位,增强顾客的信心。

    产品质量是公司生存之本,也是企业的命脉,公司要长远发展,必须严抓产品质量,规范生产管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2015年,体系将进入了实施阶段,相信体系步入正轨之后,能贯彻到公司的每个环节中,将推进白沙溪黑茶产品提质升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