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广州益武国际展览公司主办的“时光·茗享会”茶会回到羊城,历时半年、跨越海峡、穿行南北的系列茶会为2015年广州、天津三场茶博会做足了功课,预热了市场。从中既能看到茶展业的运作方式,也对茶行业营销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精深——
“时光·茗享会”注重专业市场
茶叶与人们的生活产生密切联系的方式就是饮用、分享,因此茶会就成为茶业最具本质特色的营销形式。为预热2015年茶博会,广州益武公司从2014年8月东莞站首场开始,一连举行了13场“时光·茗享会”。分别走过了粤北、潮汕、珠三角,以及天津、台北等13座城市,近600位专业人士参与。
从他们的经验看,专业茶会注重精准定位,追求专业程度。首先是邀请参与的对象都是各地茶行业专业人士、茶人,以及行业媒体等。精准营销第一步要做到受众准确,这些参会的专业人士对直接招商和传播展会影响力都产生积极作用。第二,是用专业的水平达到茶会交流分享的目的。比如最近一场在广州的茶会上,益武展览董事长胡卫红、总经理李广韬以及十多位茶企老板亲自担当主泡,为来宾奉上最诚意、和谐的味道。所选产品共三道:70年代益阳茶厂黑茶、文革砖普洱熟茶、2014广州茶博会纪念茶。皆为益武展览胡董、李总的私人藏品。据介绍,除了必备的广州茶博会纪念茶以外,选取两道来自六七十年代的茶作分享,是因为这两款产品是这一代茶人企业家的“同龄人”,见证了产业发展和文化复兴的重要时光,在品茶中体味了那一代茶人的集体回忆,促进了大家的感情。
无类——
“无界茶会”追求跨界融合
茶固然有自己的专业圈子,但圈子小了就成了画地为牢。何况茶业展瞄的茶企业,但深厚的茶消费文化、广大的茶人群体是须臾离不开的。
为扩大“圈子”,广州益武还推出了有茶无类的“无界茶会”,以茶会友,广结各界茶人。在“茗享会”之外,他们先后举办了演艺人专场、设计师专场、厨师专场、媒体专场、茶艺名师专场,取得的社会影响有目共睹。首先是培育、传播了茶为国人提供的精神滋养。在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缺失的背景下,茶作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认同、价值整合、民族凝聚力。第二,从物质文化层面为生活提供了创新与创造。比如厨师专场成为茶与厨艺的结合创新的很好的触媒。在2月3日茶艺名师专场上,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将花道艺术带入茶空间,为人们美化生活提供了良多启发。第三,茶像一位谦逊的主人,用多门类的艺术融合塑造一个大空间。在广州的茶会期间,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古琴弹唱的《碧涧流泉》,国家一级小提琴演奏家霍日星的《土耳其进行曲》,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汤莉献唱的《祈祷》,与茶和谐相处,让人迷醉惊喜。
正如广州益武公司董事长胡卫红所言:与茶结缘十余载,益武展览与每一位行业同仁的用心耕耘,都化成了真真切切的时代印记。茶会从室内开到户外,从广州开到全国,印证了茶的魅力,也启迪着我们在茶与文化与生活中,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