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合作经济播报》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声像中心制作的及时反映供销合作社系统资讯的周播栏目,于每周五在中国供销合作网网络视频板块上线播出。
此档节目是全国合作经济行业及供销合作社系统信息交流和对外宣传的窗口,是供销合作社系统联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重点宣传报道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时政新闻和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及合作社组织、系统的经济新闻资讯,突出重点报道,推出主题报道,做好典型报道,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2015年2月10日至1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五届十次理事会议召开期间,《中国合作经济播报》栏目组就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热点问题分别采访了省供销合作社、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多位负责人。采访视频将于近日在中国供销合作网网络视频板块播出。“新媒体”版将分两期对嘉宾访谈中的精彩观点予以摘编,欢迎广大读者登陆网站收看节目,并为该视频节目提供新闻线索。
棉花价格正逐步回归市场化
从2014年度开始,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改为棉花价格目标改革试点,并首先在新疆开始搞试点。现在,第一批的棉花补贴款已经发放到新疆。总的来说,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进展是比较顺利的,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目前补贴款的发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是补贴是根据棉花收购期检测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确定市场价格有一个采价期,采价期是每年的9月到11月,那么采价期结束以后要计算这个价格,中央财政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产量来确定补贴。所以,价格补贴并不是谁收购谁补贴。因此,补贴款发放会相对滞后。
价格补贴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实施目标价格政策后,棉花价格重新回归到市场机制。目前国内棉花市场的价格和国际上基本上已接轨,特别是滑准税的价格基本接轨了。关税内的配额进口的价差缩小了不少,已经回归到历史上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所以说,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化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了。
不过,现在价格试点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层面:一个是补贴的方式还有待于完善。新疆的补贴组成是60%按照种植面积、40%按照产量。这个设计相对比较复杂,农民理解起来比较混乱。一会按面积、一会按产量,补贴又分几次发放,所以农民对自己到底能拿多少补贴心里没数。另一个就是,关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宣传还有待加强。
目标价格补贴在操作层面上也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涉及到面积补贴,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核查面积,行政成本还是相对比较高的。因此,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要求下一步要完善棉花的补贴方式,降低行政操作成本,让这个补贴足额落实到农户。在新的一年,目标价格改革政策还是要在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未来棉花产业发展方向
2015年,从棉花协会掌握的情况来看,棉花的播种面积还是呈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内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由于内地的补贴政策落实的比较晚,且补贴比新疆低,所以从现在看,内地棉花种植面积下滑应该会比较大。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也有所下滑,主要是因为农民没有拿到足额补贴,对是否种植棉花还存在犹豫。而随着补贴的足额发放,农民种植棉花的意向可能会有所回升。
新疆棉花种植还面临着结构的调整。比如说,要发展节水农业。新疆水资源形势严峻,以后随便开垦一块荒地就可以种植的情况肯定要有所改变。国家会从整体出发进行布局。不过,新疆作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试点,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说起未来棉花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从长远看中国棉花生产,从纺织工业发展的角度、从整个关系民生的角度、从国际市场棉花生产发展的角度,我们还是要保障一个稳定的生产量。在保护新疆优势区域的前提下,内地的一些植棉地区也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也就是以新疆为主,内地为辅。在政策上,我们希望国家从三大流域、重点新疆、内地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棉花价格补贴政策,我们希望这个政策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一年一变,让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政策预期。另外,补贴的方向一方面要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达到提质增效、调整结构的要求,补贴不仅要和产量挂钩,也应该跟质量挂钩。
因此,未来从政策的导向来讲,要鼓励提质增效、优质优价;从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来讲,要鼓励规模化、机械化。
中国蜂产品协会常务副会长 赵小川
蜂产品业正从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中国的蜂产品产量在国际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现在有890万群蜜蜂,年产蜂蜜大概是40万吨、蜂王浆3500吨、蜂胶350吨左右、蜂花粉在4000吨到5000吨、蜂蜡在六七千吨。我们国家出口量也是非常大,蜂蜜出口一年有十万吨,蜂王浆的国际贸易中中国的占90%。
可以说,我们国家的蜂产品出口量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现在可能只有阿根廷的蜂蜜出口跟我们旗鼓相当吧。但是,总体数量上阿根廷还是没有超过我们。我们国家虽然是蜂产品大国,但并不是生产强国。蜂产品的出口价格以及产品质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蜂产品的出口价格,在国际贸易当中,中国蜂产品的出口价格是比较低的,而且质量上也经常受到国外贸易壁垒的阻碍。主要就是因为在生产当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规范进行,造成了有些产品质量不过关。
现在蜂产品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好,根据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不管国家经济形势增长是快是慢,蜂产品行业每年都能够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量。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的健康,而蜂产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营养保健佳品。过去都是中老年人吃蜂产品,现在,有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对蜂产品感兴趣,对蜂产品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说,现在蜂产品的消费群体逐渐从过去的中老年人向年轻人转变,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蜂产品整体质量总体来讲还不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我们协会正在积极推广蜂产品企业生产成熟蜂蜜,提倡大家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考虑,也为了我们这个产业着想。除了协会在做这个工作,也希望媒体对蜂产品产业能给予更多的关注。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主任 侯成君
全程社会化服务我们要拿出可复制的经验
山东省社作为国务院批复的4个改革试点省之一,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社对山东很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新体制方面要有大的突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根据总社这个要求,结合我们山东基层的创造和实践,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初步实现了五个“新”:
第一,明确了农业规模化服务的新思路。牢固树立“控”地谋变的服务理念,打造“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品牌,以服务于规模化的众多生产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以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重中之重、以增产减制提效为根本目的的新思路来全面实施“土地托管2000万亩的五年规划”。
第二,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新的主体。新主体的培育,一直是我们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的重中之重。首先是怎样实现基层组织的覆盖,去年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纳入议事议程,实现了所有乡镇基层组织全覆盖,这在全国也是第一家。其次,就是自下而上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使他们成为农业服务规模化实施的主体。在省级层面,围绕提供综合服务,改造、提升农资服务,打造飞防、融资还有信息化综合平台这些新的主体来打造省级龙头,为农业服务规模化提供支撑。以后,省级公司会和地、市、县的公司在资产联结上进行深度合作,并把他们作为全省农业服务规模化的主力军来打造。
第三,拓宽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新领域。一个是拓宽服务范围。主要是基于已经进行的粮食“保姆式”和“菜单式”的全托管,在这个基础上找了18个案例,对经济作物自己种和供销合作社服务规模化种植下它的效益如何进行对比分析。目前,试验的土地面积已达260多万亩。第二个是科技支撑。省社和总社的八大院所以及山东省农科院进行战略合作,为整个服务规模化提供技术支撑。在科技的指导下,粮食作物每亩效益可增加400—800元,经济作物每亩可增长1000元以上。第三个是坚持开放办社。主要是引导基层社进行开放办社,比如高密市社、莒南县社等。开放办社采取与一些龙头企业对接,对接和整合双方资源,从而使规模化服务提质增效,把附加值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第四,建设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新阵地。我们把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一年多的探索,现在服务中心建设是以3公里服务半径为最佳、服务3万到5万亩,并且服务中心建设正好与乡镇合并前的行政区域相吻合,这样来打造为农服务中心形成了土地托管的“3公里服务圈”。省社把县农资公司等作为依托来组建一个为农服务公司,然后联合农民合作社、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来实体性经营这个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托管、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仓储、智能培肥以及农民培训等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五,完善农业服务规模化的新机制。主要在三个层次上实现了突破:一个是社农结合。社农结合就是主动和农业、水利等部门联手整合有关资源,联手打造农业现代化的共同体。到目前我们12个地市,一半以上的县区供销合作社和农业部门下发了文件推动这项工作。第二个是社社合作。供销合作社利用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来推行服务的合作机制,目前我们服务的合作社已达2.68万个,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第三个是社村共建。目前山东省已经把“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写入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目前,各地政府与供销合作社共建村达到了5700多个、项目达9292个,使农民增收达到10.8亿元,村集体增收1.7亿元,供销合作社也取得了近一个亿的效益。今年,省社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一千万亩”的目标,那就是:土地托管确保1000万亩、力争1300万亩,测土配方1000万亩,技能培肥1000万亩,飞防服务1000万亩。为此,省社还要配套新增200个为农服务中心、100套测土设备、300套智能配肥系统和210架无人飞机。此外,还制定了奖补政策,以确保这些措施能落地生根。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主任 曾震亚
借助“一网”带动“四网”
湖南虽然不是国务院确定的4个试点省之一,但是仍然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总社的部署安排,结合湖南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并确立了湖南省全系统改革试点单位。湖南全系统改革试点的主要特色是“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这个试点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得到了总社和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并给予了资金的支持。
湖南省社改革试点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新格局。我们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突出了县委县政府来主导、供销合作社具体组织实施、各部门积极配合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改革工作的格局。它体现在把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导作用突出起来,所以我们的工作实施不到一年,但是它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首先是资金撬动效果明显,其次是极大地改变了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建设和基层薄弱的落后局面。目前,湖南省社基层组织由2013年农村基层覆盖率18%提升到2014年的67%,这个提升的幅度是非常大的。
二、电子商务大发展。湖南的网上供销社自开展以来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我认为供销合作社搞电子商务是符合中央对供销合作社改革要“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这个改造要求的。供销合作社改革不是简单的“穿新鞋,走老路”,更不是重复、恢复过去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老供销合作社,必须要进行改革。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手段。我认为无论是组织体系建设还是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都必须借助电子商务。这一点湖南可能认识地比较早一点,探索也多一点,所以体会也多一点。湖南省社推行的是“三借合一”或“三借结合”,也就是借助电子商务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村民自制组织建设集合起来,把党务、村务和商务集合起来,实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整合,使组织体系建设得到很好的改造。
三、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湖南省社通过“一网带四网”来实现传统经营网络改造。通过把电子商务的网络建设与供销合作社传统的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这四大传统网络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商务来实现传统经营网络的升级换代。这样不仅能够改造传统网络,同时也是按照改革的要求,拓展供销合作社的服务领域。所以,如果总社把网上供销社的旗帜扛起来,那么,中央要求的“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好。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陈栋
打造贯通全省的现代流通网络
广东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实施一年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广东改革方案的特点就是要坚持市场经济的导向,努力打造一个贯通全省的现代流通网络,实现农民农产品进入市场、工业品进入农村的新型流通体系。实施一年来,省社在推动省直属企业、对接试点县和基层社的经营业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产权对接进展顺利。按照2014年提出的指标,20个试点县基本实现了主要的经济业务对接,有部分实现了产权对接。其中,粮油以及农资,这两块业务发展比较快,给改革的基层社和县以及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日用百货方面,推进的速度稍微缓慢一些。我们把重点放在逐步收缩直营店,转而推进线下物流体系的打造。在上游承接国内国际的大品牌代理,建立县级的配送中心,再通过业务对接到改革县的网络中来。通过这个方法,让基层社的竞争实力增强了不少。
基层组织建设成绩卓著。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20个试点县有18个实现了县级一体化管理。
去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省1/3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而且质量都比较好,在专业化生产和产销对接能力上水平都比较高。比如,信宜县的三华梨、桂子镇的高山生态养殖牛肉,还有茂名、湛江的荔枝等热带产品都比较有名气。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与农民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密切。此外,困扰农民多年的热带农产品进入市场难的问题,现在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去年,产销对接经营额达17.6亿元,达到了超两位数增长的态势,这也是全省综合改革成果一个很好的写照。
产权多元化改革激发活力。省社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进一步理顺“三托一城”的管理体制,激发了自身的发展活力。
在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全系统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工作热情,天合农资公司在国内化肥经营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盈利200多万元的佳绩。2014年实现利润增长还是非常喜人的,这也是得益于综合改革试点的推动。在改革中,省社把天顺粮油更名为广东新供销粮油集团,通过一年的改革推进,在全省发展了近3000家终端门店,几乎覆盖了全省主要的乡镇。此外,还有部分业务拓展到了海南,反响相当不错。
发展电子商务机不可失。现在,全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还比较滞后。综合改革试点开展以来,省社已经在天合农资以及天顺农产品公司打造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这个平台还不能完全实现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大服务的高要求。2015年,总社将拨付一部分资金支持这两个平台的改造,让它和总社的大平台对接,实现真正的大思维、大平台和大服务的功能。
我们很期待总社能够尽快建立起全系统的电子平台,在全国形成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化。有了规模后,才有条件实现大数据的采集和云计算,实现资源的整合。也只有把全国各地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电商都进到总社的平台,才有条件跟阿里巴巴或者京东、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来谈判怎么合作,这对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有着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