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3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整合区域品牌 带给京城浓郁草原风情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春节前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内,人头攒动,顾客盈门。广场内集结了来自锡林郭勒的苏尼特羊肉、阿尔山的原生态小黄蘑、鄂尔多斯的高原杏仁露和阿拉善的沙漠王绒毛等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12大品类、600个品牌、上万种产品,为京城市民展现出一幅浓郁的草原风情图。消费者中有专程来购买优质牛羊肉的,有慕名前来体验草原文化的,满载的购物车和几近断货的农特产让买卖双方都笑脸盈盈。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精神,扎实推进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由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自2014年10月在北京开业运营,便聚合了全区12个盟市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以“生态内蒙古·绿色好产品”为主打标语,抱团迎接京城消费者。

    “广场标识选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形状,由不同大小的绿色圆点抽象组成。稍大的12个绿色圆点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其他稍小的102个圆点代表全自治区的全部102个旗县。”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马麟首先从广场标识阐释其深意。作为乳制品、羊肉、牛肉、羊绒制品、马铃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的省份,内蒙古在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北京开办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汇集全自治区12个盟市,就是要作为一个绿色窗口,既作为健康农畜产品的推广渠道,同时又充当生态内蒙古的展示平台。”马麟表示。

    截至目前,通过调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参与,广场汇集了来自自治区的国家级、自治区级、盟市级100多家优质特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机、绿色、无公害、地理标识、原生态”产品。同时,与“内蒙古大型绿色农畜产品体验式展示展销中心”、“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展售窗口和平台”、“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三大功能定位匹配,广场呈现一站式消费、生态式体验。在广场的开放空间内,正分区展示着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文化资讯、手绘草原文化景观主题设计、别具一格的博览会式展览,广场本身就充当着入驻京城的一张来自内蒙古的“草原名片”。

    在营业面积逾1万平方米的广场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赤峰市的经营商厅面积占整个广场面积的1/8。由赤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赤峰思恩商贸有限公司“品质赤峰平台”、各旗县区供销合作社及赤峰供销金秋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组织30家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150余种产品入驻广场,各种优质杂粮、敖汉旗沙漠之花系列饮料、克旗华子鱼、昭乌达肉羊、大牧场风干牛肉干、奶制品等绿色特色农畜产品都位列其中。赤峰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赤峰供销金秋杂粮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童祥表示:“通过进驻广场,可以将我们赤峰的有机绿色农畜产品展示展销给北京甚至是全国的广大市民消费者,同时也将我市优质的旅游资源宣传出去;现在的效益也非常好,我们对接的专业合作社及生产厂家销量都在大幅提升。接下来,我们供销合作社会进一步组织、协调、服务,积极主动对接,将我市更多的优质农畜产品经营企业、专业合作社引进来、走出去。”

    作为自治区在北京的绿色窗口,广场将坚持从资源禀赋出发,以大品牌带动小品牌,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宣传和展示效应。据了解,未来十年,广场将带领全自治区12个盟市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迈进“三步走”:2014年-2016年作为培育期的基础年,通过创建品牌形象,为打造北京标杆农畜产品专业市场夯实基础。以此店为旗舰店,在北京选址建设连锁店和加盟店;2017年-2019年作为成长期的提升年,通过强化品牌价值,稳固北京标杆农畜产品市场地位,提升辐射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依托电子商务构建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2020年-2023年进入成熟期的跨越年,通过打造强势品牌,在国内一线城市大量复制北京广场模式,通过点线面联合,占领并领跑全国绿色农畜产品市场,将“生态内蒙古·绿色好产品”这一整合式品牌打响,并打得持久。

  记者手记

  紧的拳头更有力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抱团发展求合力已然成为时下参与竞争的新常态。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北京牵头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广场,江苏如皋市社社有企业——寿都密码农产品有限公司首创中国长寿密码网,一个连横,一个合纵,一个整合地域,一个集结品类,借势出击与顺势而为间,抱团的确产生了拥有更大竞争力的共生共赢。

  找到了路子,抱得上团,发展就可能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在农产品流通日益现代化、农产品电商层出不穷的当下,供销合作社领域更应结合时代背景,依托产业优势,主动寻求合力之“解”——何处能产生合力,产生合力的同时兼顾效益最大化,何处就是生机。

  值得指出的是,抱团不是凑热闹、赶时髦,机械地壮大队伍,而要抱之有道。握紧拳头容易,拳头是否有力才是重点。生拉硬套未必共赢,不是所有联合都能产生惊人效果,想要合力求得有实质内核的转型升级,就要有与之匹配的思维、智慧和谋略,谋如何在现有优势下寻找创造新的增长极,如何借到扬己所长的势。无论是现代农业的服务者还是参与者,都应该有变单一为强大的众合意识,有取他长补己短的互助意识,主动出击,时刻挖掘合力发展的新境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