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推进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
本报讯 农业部日前发布的《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提出,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提升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意见》指出,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要求,中央财政资金重点补贴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所需机具,兼顾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发展所需机具,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提升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业生产亟需的主要农机装备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机械化作业面积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超过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小麦机收率超过92%。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预计分别超过38%、81%。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56%,已连续6年增幅超过5个百分点。油菜、花生、马铃薯、棉花、甘蔗等作物机械化取得积极进展。
(侬文)
山东棉花海外种植36万公顷
本报讯 山东的农业“走出去”战略2014年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4年底,山东省内企业已累计在海外种植粮食7万公顷,种植棉花36万公顷。
据山东省商务厅境外投资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4年底,山东省共备案核准设立涉农境外企业126家,中方投资26.4亿美元,占全省的8.3%;对外实际投资16亿美元,占全省的7.8%。目前,山东省企业累计拥有境外林权314万公顷、林木蓄积量5.8亿立方米;种植棉花36万公顷、粮食7万公顷、天然橡胶5.2万公顷、其他经济作物1.6万公顷。
2014年,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农业合作战略布局,积极参与中国境外农业合作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山东农业对外合作项目纳入国家层面推动。目前,商务部已与澳大利亚、乌克兰、巴西、印尼、苏丹等5国在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提高粮食安全方面开展联合研究,制定专项规划,山东省全部参与并将有关项目纳入国家间规划实施。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企业集聚发展,认定青岛瑞昌棉业赞比亚棉花工贸区为首批农业产业型境外合作园区;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力推动农业“走出去”,组织东营大地乳业、潍坊天成食品、菏泽杨湖酒业等农业企业赴加拿大、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鲁 帛)
2014年江苏进口棉花同比降近三成
本报讯 去年,江苏口岸共进口棉花2555批,累计75.97万吨,货值共计15.72亿美元,对外索赔总金额共计为2579.1万美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2014年江苏地区棉花进口量明显下降;其中批次下降21.26%、重量下降29.33%、货值下降25.66%。
据悉,江苏口岸进口棉花以印度棉花和美国棉花为主,占进口总量的59.48%。棉花品质品级和长度符合率下降,马克隆值和强力有所好转。江苏地区纺织行业处于“换档调整期”,上游市场(原料)景气指数下滑较快,中游面料景气指数波动调整,下游服装、床上用品景气指数始终低迷,纺织企业为了应对市场形势,严格内部管理,挖掘潜力转型升级,选择性使用替代原料,棉花使用量有所减少。
(苏 言)
山东滨州获得2015年棉花进口配额8.35万吨
本报讯 春节前夕,国家发改委下达山东滨州2015年第1批棉花进口配额,魏桥纺织、亚光毛巾等27家企业共获得配额8.35万吨,全省占比49%,预计为滨州纺企节约原料成本2亿元。在当前滨州纺织业面临困境的形势下,配额及时发放,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滨州纺织业的信心将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滨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