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2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春茶话


    @搁浅晓晓天涯:

    古人说茶有散郁、养生、养气、除病、利礼、表敬、赏味、养身、行道、雅致十德,把喝茶当做与衣食等重的要事,继而又提升为茶文化,直至推崇到禅境。这一切,实在和茶性清醇分不开。茶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而需要茶客做的仅有两点:一是心静,二是体悟。在烹茶品茗过程中,领悟茶之静,茶之逸,茶之真。

    @冷水庵:

    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法门,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变雅……

    @白天:

    如果说养生是喝茶的一种原因,而今则承担了相当的社交功能。这一点,茶自己,都未必想得到。茶具越来越豪华,茶叶越来越稀有,饮茶程序越来越繁复,离真正的茶文化却越来越远。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希必奇普洱茶:

    中国人饮茶,不仅要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以茶雅志、以茶交友、以茶敬宾等,便都属于这个范畴;通过饮茶,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中庸与和谐,都能逐渐渗透在其中。

    @金源红木:

    对于“茶”字,有些人只是单纯的理解成茶叶和茶水,有些人却从中看到自成一派的茶文化和高深莫测的茶道。“草”在上头,代表茶,是基本;“人”在中间,代表人物,是中心;“木”在底下,代表茶台,是承载。短短三字组合,就将品茶“水木茶香柔”的独特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