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棉花企业转型系列报道之三
调整+创新,打响棉业突围战

□ 本报记者 高瑞霞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实施以来,棉花市场呈现出了发展新常态。从棉花收储到市场定价,棉花产业多年数量型粗放扩张发展的后果正在持续发酵。籽棉降价难收、皮棉行情弱势,下游棉副产品市场低迷。这种一损俱损的态势让不少厂家难以承受,该静观其变,还是断续开工,抑或早早停工?

    也许,棉花行业可能面对的一段艰难时光。很多企业开始反思,如何才能在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些棉花企业和棉纺企业把守好主业、创新产品品种、抢占制高点作为培植增长点、提高利润率的落脚点。

缓慢调整结构 逐步适应市场

    守好主业、创新产品品种,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对产品结构和经营业务做出调整,而产品结构和经营业务的调整就意味着企业要开始涉足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个大课题。对市场能否准确判断、结构调整能否奏效,决定了企业是生还是灭。尽管有风险,但是,很多小型企业在产品和经营结构调整还是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河南省华鹏棉业有限公司是集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纺纱为一体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棉花价格一降再降,企业不敢大量收储棉花。即使收来的很多棉花也与纺织企业需求不配套,卖不出高价钱,这让公司一度陷入了困境。据公司采购部李经理介绍,结合去年市场的行情,今年公司仍然是以皮棉生产加工为主,但是会适当加大纱线生产的业务比重。此外,公司还会涉足织布生产。

    李经理告诉记者:“产品结构调整对于现在的棉花企业来说势在必行,但是如何进行才能取得好效果,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公司规模不大,因此在产品结构调整上采取慢慢走的策略。主要就是通过更新换代生产设备,提高皮棉品质。而在其他业务上,比如纱线生产上,公司也会一改往年低端纱生产模式,改为生产中高档纱线,力求与下游市场更好地对接。而织布产业是刚开始涉足的一个业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司多业并举,也是希望能把产业多元化,增强应对市场的能力。”

主抓产品创新 提升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面对棉花产业经济内在规律和结构斗争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品质差异化产品和新型产品更受市场青睐。在结构调整面临风险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立足于不断在产品和经营方式上求新,力求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产品结构更加的合理。

    江苏日升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集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纺纱生产、针织织造、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和特种农产品种植为一体的集团化规模企业。公司部门经理周兆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棉花市场的风云变幻对公司的影响不大。公司一直以棉纱生产为主,生产的棉纱主要是对外出口。因此,公司收购的棉花质量都比较好,纱线质量相应也比较高,高品质的纱线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所以,去年棉花市场不稳定,也并没有对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白纱的附加值越来越低,于是公司果断做出产品调整——白纱生产和色纺纱生产交替进行,以色纺纱生产为主。色纺纱是在同一根纱线上可显现出多种颜色,色彩丰富、饱满柔和,用色纺纱织成的面料具有朦胧的立体效果,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过,色纺纱需求淡、旺季明显,且生产色纺纱会占去大量的资金。因此,如果没有订单,公司也不敢大批量生产色纺纱。而白纱虽然附加值不高,但是不受季节限制且耐储存。目前,在色纺纱需求淡季,公司就以白纱生产为主。这样一来就减小了单一产品的限制,降低了企业的生存风险。

    河南南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为规避棉花内外差价高、劳动力成本上涨、普通产品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自去年起就开始了以色纺纱为主导,差异化、功能性并重的产品结构调整工作。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攻关,调整升级产品结构,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动研究市场,把握纱线市场最新产品走势,以试纺开发非棉差别化、功能性纤维为主导,打破常规纺纱工艺技术流程、纺纱方法和纤维原料的构成比例,先后开发出纯黑粘胶纱、粘胶棉麻灰纱、粘胶棉AB纱、雪花竹节纱、段彩纱等120多个品种。同时,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将色纺纱、缎彩、彩点等新型产品植入织布品种,由薄到厚、由易到难,开发生产不同的服装面料,将产品延伸至服装加工客户。此外,公司大力调整品种结构。根据公司3个分厂不同情况和特点,新纺厂以生产非棉系列产品为主,东纺厂以生产非棉混纺、竹节纱为主,西纺厂以生产纯棉、非棉高支纱为主,以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

    在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品结构方面,新疆石河子华孚纺织有限公司也做足了文章。公司在生产成果上改变了单一的普通纱,将时尚、环保、科技的色纺纱作为主打产品。此外,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散纤维染色工艺流程,填补了新疆散纤维染色空白。公司负责人李强说:“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一次产业升级。”这是华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解。正是这样不断地适应市场、不断地调整产品结构,才造就了华孚在新疆的好口碑和市场占有率。

    业内人士称,在现在的市场形势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突围,就必须在经营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上多做文章。各个企业应该在发展好自己主业的基础上,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不管是发展新的产业还是重点发展产品创新,都势在必行。否则,单一的产品结构很难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