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护航“资金春运” 助务工人员把乡愁“汇”回家

□ 本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冯 薇

图为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农信银汇兑”业务。

 

    又是一年“春运”到来时。

    “带钱回家过大年”一直是中国人最朴素的传统,同“人流春运”同样重要的是“资金春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了16610万人,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609元,剔除人均月生活消费支出892元,全国每年外出农民工要往家里汇款约34223亿元。来自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40天的春运期内,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清算资金量达2850亿元。

    当前,资金汇划的“春运”已经拉开序幕。如何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安全、快捷地将辛苦钱和乡愁提前汇回老家,至关重要。

    每年此时,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都集中人力物力,携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方位地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可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向遍布全国城乡的近8万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快、好、省”地完成汇款。今年,他们更是提早部署,全力配合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迎战“资金春运”。

    1月16日,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北京农商银行,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业务宣传人员在那里摆起了咨询台,边发宣传单边向前来询问的小商户们面对面地介绍:可以前往北京农商银行任一网点,将一年辛苦赚的钱寄回家,回家后在家门口的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网点取款,真正实现“打工地挣钱,家门口取钱”的便利。

    在新发地从事水果批发零售生意的山东烟台人衣女士,就是“农信银汇兑”业务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自己逢年过节都会到附近的北京农商银行网点给家里老人汇钱,尤其临近年关,她更会提早通过非现金支付这种现代化的便捷手段将孝心汇回家。

    “由于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家住偏远的农村,每年春运期间,农村地区的‘资金春运’现象十分明显。预计今年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清算资金量有望突破3000亿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外出务工人员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服务更为了解。而异地资金汇划的安全、便捷离不开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后台支持”。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将全国近8万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汇聚一体,以其“方便快捷”“实时到账”“收费低廉”等优势,深受广大农村客户尤其家住偏远地区的农村百姓欢迎。

    据悉,2014年,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累计成功处理各类支付结算业务22872万笔,清算资金30864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8.19%和25.15%。其中,日均处理资金清算类业务61.75万笔,日均清算资金84.56亿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张享受着“资金春运”汇兑便利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幸福笑脸。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