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产品的售后服务不过关,让老百姓花钱买东西不放心还生一肚子气,只能自认倒霉。散粉思考者在这里说说自己在美国经历的售后服务,真的是很让人震惊。
售后退换
在国内买了商品后退货要费很多口舌,甚至吵闹一场也没有结果。所以在退货之前总是准备好,也找出充分的理由。在美国的商场里,只要凭发票,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可以退换。有的服装店甚至没有规定日期。只要衣服还新,上面的价格标签还在就给你退。
我还看到有人没了收据,找经理负责人,照样退了货的。就没见过因为退货在那吵的。在大食品超市,如果你发现他们扫描时显示的价格和商品标价不一样,那么你就可以免费拥有那个食物了。
再说一件我亲历的让我意想不到的事件。我原有一个老的索尼笔记本电脑。后来电源接口松动了。我送到《Best Buy》,一个美国知名的卖电器连锁店去修理。修理费没几十美金。他们说当地服务处修不了,要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修,结果后来告诉我在焊接的时候出问题了,母板坏了。
我给Sony商打电话,他们说换母板要800多美金,很不值得。《Best Buy》修理部给我来了个电话告诉我一个惊人的决定:我可以在他们店里随便挑个和我原来电脑价格相当的新电脑。他们还把我原来硬盘里的东西全部做了拷贝。
还从他们的电脑里找出以前这台电脑的卖价来。当时的价格是2300美元。因为那电脑有几年了,现在电脑都升级了,价格也降下来了。店里就没找到和那价格一样的电脑。要了个最新最贵的SONY VAIO薄型笔记本,他们还让我选了几个软件(软件在美国都得正版购买)凑够了那原价。
我想这样的事情在我国现阶段可能还不会发生。其实很多消费者的权益是需要消费者自己去争取,慢慢地就形成一种商家都遵守的制度。
就拿轮胎事件来说。在美国也有过xx牌车的轮胎爆裂几次事件发生,很快汽车厂家就通过广播和电视作出了反馈,发出召回那批车型的轮胎。还同时给买了这种车型的消费者发信,告知他们召回轮胎的事。
毕竟厂家把某种牌子的轮胎,安装到他们自己牌子的车上就要保护自己牌子的声誉。剩下的就是汽车商和轮胎供货商之间如何去摆平和协商了。不同牌子的轮胎很多,一旦某个牌子的轮胎被汽车商拒用了,对他们也是极大的损失。
所以商家为了长远利益肯定是要为此负责的。在网络如此普及的今天,消费者可以很快发现这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消费者是上帝。是商家的衣食父母。消费者有力量改变自认倒霉的现状。消费者要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也要联合起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促进商家改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摘录自:营销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