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房企跨界转型的“供销样本”
——中合置业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任长宾

    作为中国供销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板块,中合置业有限公司紧紧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大背景扎根城乡,秉持供销合作社60年商道,坚持改造自我、专注服务民生,走出了一条具有供销特色的跨界转型发展之路,一跃发展成为集团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利润增长源,在供销集团每一步坚实的足迹中都有中合置业的付出。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的地产投资领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中合置业同样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业绩增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课题。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合置业该如何走,往哪里走?中合置业在孔德春董事长的领导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企业,一定主动适应发展新态,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资源,以城市建设投资为基点、以“供销产业+地产”为模式的企业发展思路,逐渐形成城乡生活服务、地产链条延伸、农产品电子商务、整合金融要素等四大发展格局,实现由传统地产开发企业向为国民提供生活综合的服务商转变。

    延伸链条 

    发挥地产协同效应

    早在两年前,中合置业就企业发展的结构和空间体系进行了统筹规划。中合置业先后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了建筑设计研发机构,并与国内知名基金公司成立了地产资本管理公司。2014年,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组建了销售公司、物业公司、商业资产管理公司等三大业务板块。这三大板块统一主导中合置业旗下的项目销售、统一进行旗下项目物业管理、统一管理运营旗下持有的商业物业。

    “中合置业基本形成了集建筑设计、地产营销、物业管理、商业运营、地产金融为一体的地产开发产业链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对于发挥各链条的集合协作效应,有效管控项目的成本和开发节奏、提升资本效率、打通各大操盘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导创新板块整合的中合置业副总经理胡京徽如是说。

    整合要素

    实现跨界产业融合

    房地产开发的实质就是整合资源。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合置业一班人面对新形势,认真研判市场。经过认真分析,中合置业提出必须主动适应新经济形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供销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的建立,可谓是中合置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交易所以大连“南海壹号”地产项目为载体,在此基础上,融合金融要素、传统供销产业要素,开创了“产业+地产”的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新模式。目前,交易所已成为供销集团旗下独立的产业板块。截至2014年底,刚刚成立2年的交易所全年交易额超过8000亿元,成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乃至全国知名的大宗现货交易中心。中合置业旗下的南海中心正发展成为大连高新区金融和非金融权益交易集群的总部基地、被誉为大连开发区 “798文化区” 的中合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这些都是中合置业融合相关产业要素发展的典型模式。

    转型服务

    担纲生活服务商

    供销合作社系统作为联接城乡、服务城乡的传统主导力量,在新时期,党和政府赋予其新的任务和新的担当。中合置业以开发的商业地产为载体,持有经营,借鉴国内外先进商业发展模式,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掌握的资源和产业背景优势创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城市综合体,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知名的城乡国民生活综合服务商。社区型体验式购物广场—鞍山中国供销广场,成为鞍山人消费购物的新天地;与知名院线大地电影院线合作成立的中国供销影城,面向城乡提供文化消费服务;全国300家合作社绿色产地直供的RUNKA润家超市,把农产品从田间送到餐桌;与义乌小商品城模式媲美的石家庄南三条家居博览馆等,这些城市杰作擦亮了供销合作社的品牌,更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生活消费新体验。

    位于鞍山新城区核心的中国供销广场,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集综合超市、餐饮娱乐、儿童游乐、潮流时尚、家居生活等五位一体,是区域内业态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一站式社区生活中心。据介绍,供销广场区别于其他城市商业广场最大的不同就是具有“供销”特色,主力店均是中合置业自有品牌,如儿童乐园、人民公社优鲜汇、供销影城、中华美食街等。走进供销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润家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品牌饮用水,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河南温县的铁棍山药、云南的橙子、铁岭的榛子,让人眼花缭乱。广场负责人介绍,润家超市由中合商业直营。超市依托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资源优势,整合全国500家合作社的产品,经营两万余品种,提供生鲜、食品、非食三大类商品,打造供销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专区及现场加工专区,专为周边中高端消费群体量身定制,真正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零售终端的闭环衔接。

    供销广场还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优势资源,结合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体系、电商及金融服务等资源优势,提供品类更加齐全、价格更为优惠的绿色农副产品。同时,为适应现代电商需求,供销广场推出了全新的经营模式,如基于“O2O”商业模式、微信服务及APP客户体验等现代商业经营新模式。

    鞍山供销广场商业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中合置业转型发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了参考范本,将有望推广复制到各经济高增长城市。

    创新农业

    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

    多年来,中合置业有限公司一直坚持“反哺三农,服务民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贯彻中央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中合置业有限公司联合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利用中合置业旗下沈阳中央学府项目商业体为载体,成立了辽宁农产品交易集团,这是省一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展示配送平台。集团将遵循“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整合资源、体现公益”的原则,按照“实体交易中心+虚拟电子商务平台”的构想,旨在打造成为辽宁农产品电子商务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农产品展示中心功能于一体的辽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总部基地。交易集团的成立,是中国供销城乡综合体的一次创新。交易集团的成立,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绿色、有机、安全的食品。

    孔德春说:“成立农产品交易集团,是供销合作社创新发展方式、寻求引领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也是惠民强企、富民兴社的重要举措。”

    交易集团的运营为中合置业可持续发展、融合供销合作社产业优势、服务“三农”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中合置业将此模式复制至各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合置业又与中储粮集团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国供销粮油贸易公司,正式涉足大宗粮食储备、粮油贸易经营,为农服务的格局基本形成。

    “跨界转型发展还在路上。如正在筹备建设的与上海跨国采购集团合作的中国(上海)农畜产品跨国采购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三亚卫星遥感科学园区、芜湖越野车体育文化产业基地等,将进一步展示中合置业跨界转型创新的新模式、新篇章。”中合置业总经理陈金富满怀信心地说。

    对于中合置业的发展方向,孔德春董事长说:“中合置业的每一步改革发展都深深打上了 ‘供销合作社’的烙印。企业跨界转型,必须要坚持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宗旨,高举供销合作社旗帜,扎根城乡、专注服务民生。未来,中合置业将紧紧遵循‘供销产业+地产’发展模式,转型和主业发展双线并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供销合作社特色的供销地产发展之路。”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