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好“八大攻坚战” 树立供销新形象
湖北省云梦县供销合作社以小博大谋发展
□ 彭山川

    湖北省云梦县是湖北省地域最小的一个县,面积只有604平方公里,而县供销合作社的工作就是小中求大。全县供销合作社销售和利润额每年稳定于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有效服务“三农”的系统网络建设、项目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工作在湖北省名列前茅,并纳入全省改革和首批振兴县级社试点。回顾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打好“八大攻坚战”,树立供销新形象。

    网络立社

    几年来,云梦县社把“新网工程”当立社之本,从“点”、“线”、“网”上全面建设。在布“点”上,以村级综合服务社创办为抓手,扩大基层网点,创办、改造和提升各类村级综合服务社230多家,已覆盖全县85%以上的行政村。在连“线”上。按照“产权不失、规模扩大、环境改善、功能增强、效益提高”的原则,先后对全县12个基层社中的8个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配送服务“中继站”作用。在织“网”上,以“供销物流产业园”带动,建县级配送中心4个,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实施上连省级公司和下与全县各经营网点的“对接”工作。目前全系统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级配送中心为龙头、以乡镇供销社为骨干、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的三级连锁配送经营服务网络体系。

    项目壮社

    在推进在建项目中,云梦县社力求做到“策划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县社原准备将县农资公司8亩仓库及院子开发建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此项目计划拖了5年没有批下来,后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社在“汉十”高速公路连接线旁边物色到一块60亩的土地,便把原来准备分建两个配送中心的打算提升为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供销物流产业园,建成后的物流产业园发挥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配送、农资展示、农科研究及农技培训、配肥车间、农产品储运及冷库保鲜等综合功能。在深挖潜在项目中,云梦县社通过认真摸底筛选论证,将城关供销合作社办公楼及院子建成33层商厦,其中1—6层用于购物广场,之后又通过招商引资1.5亿元,将棉花大楼改造成颇具规模的“正业购物广场”。目前这两大工程正处在紧张的建设之中。下一步县社还计划将云北商场改造建成8层商务酒店,新建“城隍庙购物中心”。

    富农兴社

    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宗旨。为此,云梦县社一是产前抓农资供应。每年运用农资经营配送网络把握春耕、夏收、秋播、冬储等有利时机成立专班、筹集专款、运用专车,组织农资、种子下乡进村入户,确保方便农民。二是产中抓技术指导。在省农资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240多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一流的庄稼医院——湖北供销长塘庄稼医院。该庄稼医院与各乡镇共40多所庄稼医院积极开展赶集问诊、下乡巡诊、坐店接诊等方式,为全县农作物“保健”,有效解决了农民科学种田难题。三是产后抓销售服务。主要是利用“两社一会”、“两连一代”并利用已建立起来的200多个综合服务社和近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网点开展农产品促销。

    机制活社

    云梦县社通过系列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一是推进县联社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通过建立机关干部与社企联系点制度,每年将县社机关工作人员下派到社有企业挂职,为基层发展排忧解难,年终由基层考核,将年度奖金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改变过去只能上级对下级鉴定的单向评定方式,基层普遍反映良好。二是推进社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面对社企势单力薄的状况,着力抓系统内部的联合,通过医药公司和中药材公司的联合,壮大药品经营业务。通过农资公司与农机、再生资源资本渗透壮大农资经营服务网络。通过贸易公司、土产公司、日杂公司的重组,提升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内部联合重组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是明晰资本产权。星灿鞭炮烟花有限公司形式上社有,但因历史沿袭,实际情况却是县社资产公司投资占大股,分配却得小头;个人投资占小股,分配却占大头,影响干部职工积极性。为此,县社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将该公司的产权全部收回社有资产公司,个人股份全部退出明晰了社有产权。四是推进基层社由弱势型向健壮型转变。为有效解决基层社资产边远化和蚕食化问题。通过招商引资和自筹等多途径投资4亿多元,对全县80%以上的基层社商场、超市进行改造,不仅效益倍增,还充分发挥着连锁配送“二传手”作用。

    名牌亮社

    这几年云梦县社在抓精神文明、树供销形象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宣传。县社对所有门店、卖场的招牌,都在首要位置印装上供销合作社徽标,制作户外及永久宣传广告100多条,且字体大气、位置醒目、质量良好,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也极大地鼓舞了系统干部职工的士气。二是扩大对供销合作社的影响。极力提倡要让供销合作社在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网络上有“讯”、政刊上有“字”,全县供销系统每年在地方电视台和党报上报导供销工作新闻达20多篇。三是大力弘扬供销文化。教育干部职工发扬“敬业创业、求实创新、不断超越”的供销精神;树立“诚信、合作、服务”的供销理念;倡导“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依法经营,优质服务,回报社会”的道德风范;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先,打造不走样的执行力”的管理信条,并以“团结、实干、创新、发展”八字目标作为供销团队精神。

    和谐稳社

    云梦县社在改革发展的同时,通过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供销、幸福供销。在供销队伍建设上,开展“立志气、消怨气、扫暮气”活动,通过与干部职工交流,极大鼓舞了大家士气。在经济上,先后3次增加职工待遇,增资额度达到了原工资的50%,对公司与公司之间不合理的工资结构进行了适时调整,此举不仅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还减少了企业间因待遇不均而引发的各种矛盾。积极与劳动、保险等有关部门沟通,先后为全县50多名在基层工作的同志落实了公益性岗位补贴,此举充分调动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在村级服务社创办和基层网络建设上干劲十足。

    人才强社

    面对供销队伍人员老年化、知识陈旧化、业余生活枯燥,引进人才但主客观条件又不成熟的现实情况,云梦县社把周六定为机关“公益学习活动日”,组织本系统机关干部、县直企业行管人员以上的干部到机关集中学习政治理论、上级文件、经济管理、业务技能和经营艺术等知识,县社从书店购买了许多与供销合作社管理相关的书籍发给干部自学,安排干部利用“周六学习日”给干部职工讲课,适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下基层调研。通过5年的坚持,云梦县社不仅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还增强了供销合作社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管理严社

    为提升社有资产的租赁、购建、处置等环节的科学管理,云梦县社组建并注册成立了城隍庙社有资产管理公司,对基层社、县直公司全部资产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为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县社又成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项目的筹划、立项、包装、报批、建设等各环节的管理,实施几年来,不仅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性,降低了项目投资风险,还争取了不少新项目。

    (作者系湖北省云梦县供销合作社主任)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