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目前我国聚酯瓶回收处于传统的、落后的和低层次的生产方式,由过去众多的国营废品回收站演变为由几十万农民所组成的“回收大军”。他们分布在城镇的大街、小巷、社区、单位周围进行捡拾、收购和交易,并运往不同城乡结合部进行拆解、粉碎和清洗,最后销售给用户用于低档化纤的生产,形成一个低层次、脏乱差、粗放型、污染大的“回收市场交易链”。这种黑色的“回收市场交易链”,回收环节多、成本高、质量差、加工处理落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垃圾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此外,这些回收的饮料瓶主要用于低等级涤纶短纤、打包带、塑钢带的生产,这些产品无法再次循环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塑料是不可降解的物质,废弃后会长时间存在于自然界中,造成环境的永久污染。
喝完饮料,你通常把瓶子随意丢进垃圾桶还是收集起来定期卖给收废品的人?而如今,北京市民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把这些瓶子投进智能回收机。
2012年底,一种针对饮料瓶回收的智能回收机亮相北京地铁。如今,两年过去了,细心的北京市民会发现,这一智能回收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京的机场、快速公交站、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绿纽扣”传递的环保理念
这台一人多高,外观类似饮料自动售卖机的智能回收机,不仅能够“吞”下饮料瓶、废纸、电子废弃物和废旧衣物,还能“吐”出返利,为市民充值一卡通或手机话费……作为城市“绿纽扣”计划的一个缩影,一台台智能回收机正向居民倡导着全新的绿色生活理念。
目前,北京地铁每天有700万人次的流量,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天将会产生将近10万只废旧饮料瓶,一年就将产生800多吨废旧聚酯饮料瓶。如果流入到个体“小粉碎”手中,将至少造成北京60万吨水源污染。于是,饮料瓶智能回收机应运而生。
智能回收机是北京赢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运用物联网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结合创新。据北京赢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学颂介绍,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回收机可自动完成空瓶的识别、回收、压缩、分类存放,通过一卡通、手机话费、微信支付、支付宝、优惠券等多种方式实时结算,同时传送信息至数据中心等综合功能。智能回收机实现了一级回收、分拣中心、再利用企业的全面互联。
刘学颂说,智能回收机收到的饮料瓶直接运往盈创公司的分拣中心,进入盈创工厂生产,形成真正的循环经济。智能回收机不仅可以通过返利帮助公众养成垃圾分类处理习惯,而且还可减少分类环节,凡投入的空瓶子将送到盈创工厂得以安全再生。智能回收机已进入北京地铁、首都机场、公交、中小学校及大学校园、商业区、工业区、写字楼、景区等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目前铺设数量已达到1000台,最终将在北京铺设到5000台。影响用户人数已达百万人,回收废旧饮料瓶量已达近300万个,相当于可以减少石油消耗450吨,减排二氧化碳225吨,植树3075棵。
“回收达人”与物联网“联姻”
刘学颂告诉记者,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实现瓶到瓶再生利用的企业,盈创拥有目前亚洲单线产能最大的“再生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通过国家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生产食品级再生聚酯切片的高科技企业。一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回收机的改进,可回收物品品类已经扩展到废旧书本报纸、废旧电子产品、废旧衣物众多类别。
而在完成智能回收机终端铺设的同时,盈创又与当前大热的物联网“联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端到端地控制垃圾流向,从而确保再生品进入安全通道。在盈创公司的数据中心,工程师能实时掌握每台回收机的运营状态,回收机仓满的信息通过后台可以直接发送到物流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工作人员可根据信息规划回收路线,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此外,大数据的雏形也在这台小小的智能回收机上显现。通过设置在北京市各个地方的饮料瓶智能回收机,还可以知道该区域人们扔的瓶子什么品牌比较多、大学里什么饮料占第一、年轻人是偏爱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而且系统还会记录时间、地点以及充值到哪张卡,这些都可以进行后期挖掘和数据分析。
“通过与物联网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盈创公司收购原料成本下降5%—8%,为盈创公司的未来盈利、分拣中心的原料供应以及二期扩大产能的原料保障打下重要而又良好的基础。”刘学颂说。
同时,随着回收机回收的瓶子数量上升,系统本身可以实时记录各个厂家、各个产品在末端的回收情况,反映出各个产品的销售状况以及销售范围,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相应政策的出台。例如贴补税收、财政补贴、减免污染处罚等,为生产者责任制(即“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等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国外,饮料瓶智能回收机已经比较普遍,而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盈创智能回收机为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插上智能的翅膀。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参与到回收机互动活动当中,有助于提高环保回收、资源再生利用的全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