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壤质量建设呼唤“生物养地”


 

    本报讯 1月11日,首届土壤质量建设和植物逆境解决方案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让耕地地力下降,企业、经销商和农民都要转变思维,变掠夺土地为涵养土地,借助微生物技术改良土壤和农业生态环境。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副主任顾金刚表示,肥料、农药的大量使用让土壤生产力下降制约了农业发展。生物肥料在矫正上述问题、减轻病虫害发生和修复退化土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将是未来中国农业土壤改良的重要方向。“企业要引导科学施肥、用药;农民要变种地为养地。”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认为,当植物受病虫侵入时,会通过自身免疫来抵御。未来植物免疫诱抗剂农药和肥料的研发推广将是重要方向。

    “为了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使土壤和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东北很多地区连续多年种植玉米,使土壤质量日益下降。我们不仅要重新认识土壤,还要改变种植结构,实行轮作,促进科学施肥与合理用药,更要微生物造土,让土壤焕发活力。”黑龙江农垦总局植保站研究员王险峰说。

(张四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