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在梁平县调研时走访了由梁平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龙滩柚股份合作社,深入合作社科技专家大院及保鲜库、包装车间,了解梁平柚种植和销售情况后,感受柚农丰收的喜悦。他指出,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
近年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以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和组织引领参控股农民合作社为重点,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开办庄稼医院,加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理清工作思路
加快恢复重建基层社
在与湖南临界的重庆秀山县,黔江的边缘集镇、新型农村居民点,万州、南川的街道社区等,都能看到一家家牌匾清晰、货品规范的基层社。而这些基层社也成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为了更好地落实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各项改革意见,重庆市社班子经过深入调研,认为基层社恢复重建是加强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固本强基工程,是供销合作社收复失地、重回农村阵地的重大举措,对于提升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服务“三农”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先易后难、发展为主”的总体思路,采取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方式,扎实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把基层社建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区域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体、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体、“新网工程”的载体和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体。
据重庆市社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重庆市社恢复重建基层社269个,总数达到524个,基层社—区县社—市社三级组织体系逐步健全。为实现市区县一体化发展,使供销合作社系统真正成为连接城乡、双向流通的主渠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基层组织体系
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重庆市社在综合改革试点中,各区县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围绕基层组织体系建设,通过与农民合作社、村委会、公司联合,建立混合所有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加强供销组织体系建设的同时整合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提升了基层社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
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是由万州区社、铁峰山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重庆市农产品集团绿优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及村民刘体美出资组建而成的混合所有制基层供销合作社,主要以铁峰乡6000余亩猕猴桃种植业以及1000亩林下畜禽养殖业基地为服务对象,并 拥有通过绿色食品A级认证的“同圆寿果”商标及“歇凤山野鸡”等注册商标。
铁峰乡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建设庄稼医院,开展农化服务、测土配方施肥,及时指导农民用药、病虫害防治,组织农民、合作社社员进行种植、管理技术培训6期共600余人次,入社农户年均增收达3万元。同时,为切实开展农村综合服务,该社以“绿优鲜”超市和农资放心店为依托,通过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铁峰山林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周边6000多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及1000多亩林下畜禽养殖基地提供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猕猴桃销售、深加工等问题,铁峰乡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从长远考虑,通过多方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征地18亩,修建水果加工厂,目前厂房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加工厂主要收购猕猴桃、杨梅等水果,并对其进行深加工,生产果酒,提升附加值。通过水果加工厂的建设,可解决当地50-80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3000户农民发展产业。
铁峰乡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发展也同时体现了重庆市在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收到明显效果。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设各类经营网点总数达到43818个、各类市场155个、配送中心538个,其中,“重庆农资”连锁网点310个、庄稼医院620个,覆盖了全市80%以上的乡镇和70%以上的行政村。
规范合作组织
提升发展质量
秀山县德庆魔芋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理事长刘勇利用家乡的200余亩撂荒地,带动当地农户开始种植魔芋。刘勇告诉记者,在今年全国各地魔芋行情都很低迷的情况下,合作社果断决定按保底价收购,为150余户农户实现了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另外,记者还从重庆市社了解到,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办的中国第十五届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垫江县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黄哥牌南瓜”凭着优良的品质荣获博览会金奖。
为规范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提升质量,重庆市社就坚持规范发展、提质增效、增强各级供销合作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话语权和控制力的基本思路,不片面追求发展数量,而是稳步推进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
据统计,2014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发展专业合作社2535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0个。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引领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6359个,其中股份合作社2496个、合作社联合社92个、各级供销合作社参控股的合作社411个。
在狠抓规范发展的同时,重庆市社还注重抓培训、抓示范。2014年,重庆市社依托直属职业学校的教学力量,对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技术性、实用性的教育培训,建立市农合会培训中心,使培训组织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培训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全年共举办了茶叶加工技术、中蜂养殖技术、庄稼医生等4期培训班,培训413人,其中培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共169人,庄稼医生239人,为庄稼医生专门制作了服装和座牌、颁发了职业资格证书。另外还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全国总社在北京、安徽、山东、湖南等地举办的学习培训13期,共150人次。
创新金融试点工作
为发展提供“引擎”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创新为农服务金融板块,争取参与承接中央财政资金农村金融试点工作,按照1:2的比例落实配套助农资金,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信贷资金,目前已经为综合改革试点区县大足、涪陵等地的10家农民合作社发放贷款1300万元。
同时,重庆市社还加大财政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强化项目申报和资金管理。据了解,2014年,重庆市社获得市财政农发资金4300万元,比2013年增加2100万元;争取到专业合作社金融创新试点资金2000万,为推进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