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让今日短视酿出明日危局

□ 本报记者 胡莹洁

 

    改变即将开始。

    线上开户即将推出,曾以线下网点扩张为核心的传统银行业布局扩张模式将被彻底颠覆。这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挑战,也为互联网银行业务创造了基础。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允许远程账户开立这一事件,在农村金融机构引起的反响却寥寥。

    在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看来,农金机构面对的客户主要是农村居民,对网络开户这种服务方式的接受程度较低,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旧有的网点服务模式并不会受到多少冲击。

    从基层网点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结论并无异议。然而,若因此便放松了对新业务的警觉,低估了未来行业形势的变化,就不免危险了。

    2013年,当余额宝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热潮强势来袭之后,商业银行的存款因此受到冲击,甚至当年6月发生的银行“钱荒”事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起因之一正是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的分流。

    不过,在当时一片资金紧张气氛中,农村金融机构受“钱荒”的影响却几乎微乎其微。一方面,固然是农金机构的流动性充足、可用资金量相对充裕;另一方面,也在于农金机构被互联网金融分流的客户人数有限。

    彼时农金机构人员同样认为,由于农金机构的客户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与已习惯网络生活的城区居民相比,使用互联网金融的人相对少得多。并因而得出结论:互联网金融短期内不会对农村金融机构产生明显影响。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下乡“刷墙”,地方百姓在购物方式、消费理念、支付观念等方面都在发生转变,农村金融机构渐渐意识到,自家“蛋糕”正在被分食。

    因而,农村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快转型,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速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还有的农商银行甚至自己操刀搭建电商平台,成为“银行系电商”。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远程开户之风一旦兴起,物理网点的既有优势不再,股份制商业银行可能经由线上服务来争夺农村客户,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网点多覆盖广等特点,在县域经济中形成的优势或许就此荡然无存。

    缺乏远见与危机意识是商业大忌。曾经,对个人电脑开发前景预估不足的IBM,将开发第一款PC机操作系统的机会给予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微软,从此PC江山改姓“微软”。农村金融机构要想在未来的线上银行市场站稳脚跟,及早发力方为上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