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年来,我国化肥出口拼价格、拼时间,新关税敞开出口大门,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化肥出口:新关税让市场说话

□ 本报记者 吴 江 张 涛 张高科 张艳潇 崔海涛 张 番

 

    2014年12月16日,财政部正式发布《2015年关税实施方案》。方案中取消了氮肥、磷肥出口关税淡旺季差异,执行全年统一的出口关税税额或税率,钾肥出口关税不作调整。2015年,磷铵(一铵和二铵)出口全年从量计征,税额为100元/吨;尿素出口全年从量计征,税额为80元/吨;氮磷二元肥全年实行5%的出口关税;三元复合肥全年30%;钾肥出口关税全年600元/吨。

    具体来看,2015年磷铵、尿素和氮磷二元肥的出口关税较2014年有较大调整。磷铵淡季出口关税较2014年增加一倍,旺季出口关税较2014年明显下调;尿素淡季出口关税较2014年提高一倍,旺季关税也明显下调。氮磷二元肥在取消出口淡旺季的同时,出口关税较2014年总体也处于下调态势。

企业普遍看好新关税 政策导向趋于市场化

    此次新关税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淡旺季窗口期,被行内普遍看好。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分析认为,新关税统一了全年的税率,取消淡旺季对明年氮肥的出口实现利好。首先企业计划性出口布局会更加从容,第二减少了贸易商妄图利用窗口期做空国内市场的机会。对于全年统一的80元/吨的出口税率,虽然比2014年淡季关税40元/吨高出一倍,但是全年平均下来并不高,综合性来看比较合理。

    面对新关税的调整,国内化肥生产企业表现出的态度比较冷静和客观。贵州开磷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阮国祝表示,新的关税政策是化肥行业市场化的一个推进,更利于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利在长远。他告诉记者,随着关税政策的落实,不排除市场会借助利好进行炒作,化肥价格会出现上涨,但总体来看,无论是氮肥行业还是磷肥行业,依然处于产能过剩中,价格的上涨也只是暂时的,随着价格的上涨,行业开工率会逐步提高,价格也会逐步回归。总体来说,新的关税政策更利于化肥市场的稳定,从出口形势看,取消淡旺季,国际买家也会重新审视我国的化肥市场,会根据市场的节奏去进行操作,而这也能使得我国的化肥行业融入到全球市场,使得价格波动减小,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

    持此观点的还有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国斌。他分析说,考虑到目前化肥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取消淡旺季的窗口期有利于企业安排全年的生产任务,但从国家层面讲,无论是尿素增加到80元/吨还是磷肥增加到100元/吨的关税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化肥作为资源性的产品,不加税的话势必会造成资源流失。这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可以承受的,这不但能够保证国家的税收,而且利于市场的稳定。

    新的关税政策使得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但更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尿素价格可能会小幅上涨,但也不至于全行业盈利,只能使得亏损比例缩小,仍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会亏损,这样也利于加速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就目前来看,新关税的出台或将拉动化肥价格的上涨,但总体来看,这种上涨幅度不会太大,也只是暂时的。

    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浩认为,化肥出口关税按照现有模式进行调整对市场来说是非常利好的,企业在出口、生产、集港方面会更加主动,不再受到淡旺季的影响。

出口大门敞开 操作回归市场化

    对于市场有人担心2015年氮肥出口量将会减少,高力分析认为,出口量的增减还要看国际市场需求、主要出口国产能释放情况等因素而定,2014年之所以国内氮肥出口量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主要还是由于乌克兰、埃及等国产能释放的收缩,目前国际上在建的氮肥项目将集中在2016年以后释放,所以2015年国际尿素出口环境尚好,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

    在众多采访对象中,很多企业对新关税保持了中立的看法。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许定国认为今年的关税政策谈不上“好”或“坏”。表面上看,旺季的关税是调低了,但实际上,从全年来看,关税还是调高了,主要是因为一、二季度国际市场需求不多,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三、四季度,那么与今年的淡季关税50元/吨相比,100元/吨的出口关税还是高了不少,因此谈不上“好”。但是并不是说今年的关税政策就没有利好,全年放开的好处是给予了企业更多的选择空间,避开了集中出口的压力,这也使得国际市场打压国内企业价格的可能性减弱,因此也谈不上“坏”。总的来说,看好明年的国际市场,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市场,市场将会正常化。

    新加坡利跃农化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贸易公司,其成都办事处总经理杨泽高表示,2015年化肥进出口关税回归到了合理的轨迹上,无论是对化肥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或是港口的物流企业,在出口和生产上的操作都更加从容,企业不会因为出口的淡旺季的因素再增加额外的心理压力了。

    陈志浩也认为,在看到关税新政利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我国尿素市场已经趋于稳定化,国内市场的波动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国际市场产能不断增加,国内产能的进一步过剩将使得我国尿素生产企业的出口面临更大的挑战,可以说在“不出去就堵死”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选择通过出口消化产能这一途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徐世森说:“氮肥和磷肥与钾肥息息相关,氮肥、磷肥产能过剩,放开是一个利好,否则大家全挤在家里头相互杀价,两败俱伤。”

出口将拼化肥品质 企业仍需谨慎看待

    多年来,中国化肥出口价格一直受到国际进口商的压制,除了出口政策影响外,更多的是中国化肥品质的影响。杨泽高认为,要提升竞争力,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化肥品质,同时提升精细化操作的能力,在各环节严格把控才能增加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遵守市场规则,做到诚信经营也是生产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只有满足这两项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在出口的“蛋糕”里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氮肥协会呼吁:2015年新的出口关税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希望国内生产企业能够主动出击,积极自主出口,减少外界的干预,同时保证出口产品质量,为理想的价格和口碑打下基础。同时协会倡导企业提前做好产品出口计划和布局,重视国内市场,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出口期间,协会将会实时监测出口价格及数量上的动向,积极与各部门协调,做好各种情况的预警机制。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表示,磷肥出口放开出口关税期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但总体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明年的磷肥市场形势还应该谨慎。印度依然是国内磷肥出口的主要市场,但印度的化肥补贴主要是对氮肥的补贴,对中国的磷肥需求会有一定的抑制。受原油价格大跌的影响,国内磷肥企业远距离出口有一定的距离优势。在去年印度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积极开拓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等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磷肥企业应该去寻求更大的市场。随着新关税的调整,国内磷肥企业的出口量在明年有望持续增加,但受到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预计国际磷肥价格不会大幅波动,甚至会小幅走低,因此建议国内磷肥企业谨慎对待明年的出口。

    现阶段,在冬储及关税利好政策的影响下,尿素市场稍有起色,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残酷的国际化竞争。如何在这场“世界战”中掌握主动权,应该是企业下一步思考的问题。同时在加快产业整合,淘汰中小企业上,国家应该出台更多跟进措施,只有行业洗牌,市场格局才能有突破性变化,从而才是真正利好市场。


新闻链接    

开征化肥出口关税十年 三条主线贯穿其中

    对于此次新关税的调整,本报记者专访了财政部关税司、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王岩处长,他介绍说,从2005年关税开征以来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无论是产业面还是政策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回顾十年,相关部门对于化肥的调控有三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第一条主线是市场化。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粮食的贡献在40%以上。但是关税调整始终是以市场化为主线,例如十年前实行政府定价,2008年之后才放开,从政府调控方向来讲,市场化始终贯穿其中。

    第二,保供给是贯穿于化肥市场调控的始终。从化肥市场出现紧平衡开始征收出口关税,到2008年国际市场经济过热,受国际市场带动,化肥价格出现100%以上的涨幅,出口关税进一步进行了调整。

    第三条主线是求共赢。从农业发展和长期保供的目标看,化肥也不能完全依赖进口,还要兼顾国内生产企业和我国农民的利益,因此相关部门想了很多季节性措施和办法。化肥作为一种全年生产、季节性销售的产品,在季节性使用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农业生产,农用时通过一些季节性安排,适度放宽出口,兼顾生产企业的利益。

    应该说,从2008年以来几次调整出口关税始终是宽松趋势,主要是视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从2008年前的紧平衡,到2008年之后的基本平衡,到目前化肥主要品种尿素、二铵的产能过剩局面,可以说从紧平衡到过剩,关税也做了适度调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