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农金小伙伴们:
现在的你们已经挥手告别了忙碌的2014年,正踏着斗志昂扬的脚步走在2015年的大道上,蓦然回首,你是否还能清晰地回放2014年12月31日年终决算的画面?年终决算的那些人、那些事是否让你记忆犹新?
比起十几年前的那些年终决算之夜,电子科技的发展为大家减轻了不少决算压力,曾经噼里啪啦拨算盘的声早已被计算机和鼠标代替,但是我们始终在一起。今天,请跟着小编一起回忆每年的12月31日,我们携手一起跨年、一起看着数据一点一点地增加、一起感悟我们曾奋斗的那些日子。
记者观察:
决算的不只是数据
年终决算,对于银行人来说,既是一种幸福的忙碌,又是一个不眠的狂欢。12月31日这一天,决算的不只是经营数据,还是365天的付出与收获,和365天的笑容与汗水。
年终决算是这一年来银行成长的见证。数据不仅反映了这一年银行的业绩,更体现出得到了多少客户的认可与信任。数据背后是“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让客户学习到了如何保证财产的安全;是“为贫困儿童发放助学金”行动,为贫困儿童圆了上学梦;是“农民自助终端”,让缺乏金融服务的农村偏远地区也享受到了和城里一样的金融服务。
年终决算是银行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老员工们说起曾经熬夜结算时发生的小故事,为了几毛钱的误差都要重头再来一遍的“血泪史”,都让新员工颇感新鲜。虽然熬夜拨算盘的日子早已被现在的计算机数据库所替代,但银行人对工作的那份专注与敬业依然传承至今。
年终决算是对新一年的无限期待。当1月1日的零点被敲响时,一年的努力在此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同样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省略号,新的一年,我们来了!
与决算有关的日子
爸爸去哪儿了?
决算前夜,整个会计科灯火通明却只有键盘敲击的响声。此时,霍师傅的手机突然响了。
“怎么样?都平安吗?好,我放心了,忙完就去看你们。”他以极快的速度拿起手机接通电话,抹了一把泛起的眼泪后又投入到各种数据报表当中。
霍守磊是山东省嘉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会计科的一名普通科员。平时,他享有“师傅”的称号。作为资金清算、农信银系统、POS系统等事项的负责人,霍师傅在这关键的几天时刻都要盯着数据的变动,生怕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但巧的是正在医院待产的妻子也很需要他,马上要当爸爸的霍师傅却必须坚守这年终决算最重要的岗位。
12月31日,年终决算的关键时刻到来,此时霍师傅距离当爸爸还不到24小时。他和大家一起忙碌到深夜,直到决算成功的到来。
看着霍师傅忙碌的背影,我想告诉他的“小小霍”:知道你爸爸去哪儿了吗?他去决算啦!
(山东省嘉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鲁延亮)
前辈们话中的信合情
“小江,还记得手工记账的时候吗?每每到了年终决算,那种忙乎劲儿就甭提了,似乎不干上几个通宵就不知道自己还在上班,那热火朝天的劲头……”
“是啊!要这样说起来,那对我来说也不赖啊,就我这身材,全凭那几天减肥呢!呵呵……那感觉就一个字儿——困!那几天把人累得睡觉时烟头把手灼成燎泡都没感觉啊,好像不忙几天就感觉不到‘年味’啦!”
“看看现在,这不又到年终决算了吗,现在科技代替了我们人工不少工作量呀,但是体会不到那原来忙碌的滋味儿,我都感觉不到这是新年啊!”
“是啊,又该忙啦,繁重的业务操作都交给电脑去做,既快又准,我们呢,还是多忙着学学新知识,看看新报纸,多上网了解了解新动向,你说呢?”
“呵呵,长进不小嘛?”
“嗨!与时俱进嘛!”
那天中午,几位信合前辈在餐桌前的几句闲聊,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那几宿不眠之夜。
当我进入档案室整理档案,看到那一本本厚厚的手工账本,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前辈们讲得动人画面仿佛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这就是我们信合人过去的奇迹啊!
(山西省平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晋旭斐)
20年前的决算日
当我看到新入农信社的大学生们在年终决算那天兴奋的表情时,看到他们在空间里的留言“第一次参加年终决算到24点,爽!”时,心里想,多像当年的我啊!
今年,是我在农信社的整20个年头,参与了18次的年终决算,从95年的第一次年终决算后,我毫不夸张的得出一个结论:“农信社比银行还银行!”
90年代的城郊农信社还有基金会、信用站、还有乡财税库银,承担着乡里每个村的年终分红。我们作为农信社第一批大学生被委以重任,跟着前辈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忙碌。
到了12月31日真正年终决算那天,各部门都行动了起来,办公室负责后勤工作,买水果零食,以备熬夜报表的同志们充饥;信贷部负责报表的同志也到位等候,看着五花八门的表格们发愁;技术人员也备好发电机以备停电使用;食堂的师傅调好馅儿和好面,等着不忙的同志们过去帮忙包饺子;会计结算人员等着一次又一次的联行交换,记账轧账。多年下来,倒培养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多面手,科技、会计、财务、信贷都轮流一遍,就如一个救火员,哪有困难往哪儿冲。最后一次交换间隔时间会长些,这时候就有活跃人士取出扑克牌, 4人一组玩升级、宣红枪,深夜的营业大厅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真正难熬的是后半夜,那时是单机版系统,最后一次联行结束,轧平账,需要留人在机房跑批、核对数据、打印流水,一般凌晨2点就可以报表了,报表需要手工做,所有报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要搞清楚,缺乏睡眠的大脑需要快速运转,手上算盘也要不停计算(因为有些加减,算盘打数比计算器快),最头疼的是1104报表,有些数据在业务系统里难以统计,认真的会计找出原始资料或凭证翻来覆去统计登记。利索的信用社凌晨5点能完成所有的报表填报,慢点的大概到早晨8点。报完表,年终决算才算真正结束了,加班熬夜的人们绿着脸回到家里补觉。
一年一度的年终决算依旧进行,年终决算那些事儿还会继续发生,曾经奋斗的员工们也在慢慢老去,几代人见证着农信社60多年的沧桑,很骄傲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赵英霞)
年终决算的台前幕后
每年的12月31日,基本上是银行最忙的一天,原因是——年终结算。所谓的“年终结算”,就是在年末这一天,银行要把全部账目结掉。听起来很简单,但银行“结账”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首先,银行的账目非常多。现金账、实物账、日记账、分户账、柜员账、网点账……所有的账目都得结转平衡,差一分钱都不行。
第二,银行的会计处理非常复杂。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表大概有150多个科目,常用的大概就一二十个科目;而银行的会计科目表有700多个科目,并且大部分都会用到。所以银行的会计处理非常麻烦,特别当年终结算的时候,有些账目需要手工调整,往往要在若干个科目若干过度账户之间盘来转去,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第三,银行的机构体系很庞大。银行结账,需要运营、会计、风险、科技等若干个条线相互配合,需要总行、分行、支行各层级逐级上报。体系一大,就难免会有操作失误或者分工不清或者相互扯皮的现象,要把这么多人这么多事协调在一起,确实很不容易。想象一下这么一个场景,某个基层网点因为个别账目出现了几毛钱零头的长短款导致无法平账,于是推迟了支行平账时间—分行平账时间—总行平账时间,这点想必四大行总行的同行们最有体会。
第四,需要手工调整。有时候,需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你懂的),把已经做好的或者系统自动生成的账目手工调整一下,而这种调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平时不好做也不便做,因此往往集中到年末来处理。
年终决算夜一项传统福利就是食堂晚餐夜宵随便吃,一大屋子热热闹闹吃饭然后赶回去加班,一拨人来一拨人走,对于银行来说,这一夜是真正的“除夕夜”。决算就是银行惯常的跨年方式,是个少不了的传统,从这个角度上说,银行或许比其他单位更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冷 炎)
年终决算的那些岗位
柜台——本网点的各类账目理清结平,实物、现金点数正确。
运营——管辖区域内的账目理清结平,与人行交割清楚,金库盘点无误。
会计——做账,做账,做账。
风险——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信用等级评定调整、贷后检查、各类报表。
科技——确保各系统平稳运行。
安保——各网点的安保和三防检查。
办公室——做好后勤保障。
我们都是蛮拼的
“年夜饭”短暂的喧嚣过后,财务部的同事们便埋首于电脑前,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年终决算工作。多年的历练,使年终决算之夜早已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望着远处饭堂昏黄的灯光,突然想起了在大队信用站曾做会计的父亲。
平时忙完了家里地里的活儿后,父亲就走村串户,看看这家有没有钱存,那家要不要贷款,白天在家很少能看到父亲的身影。直到12月31号这天,父亲就一反常态,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当我钻进了温暖的被窝时,父亲就要起床了。北方的冬夜,寒冷而漫长,父亲为这夜准备的,不过是一壶茶和几片馒头。茶是砖茶,茶壶一直在炉子上坐着,馒头片就放在炉沿烤着,父亲坐在炉边,平时吃饭的小木桌变成了他的工作台,上面摆着蓝色的账簿和乌黑的大算盘。第二天早上,我们上学了,父亲仍在忙碌;等我们放学了,父亲又在睡觉了。
就这样,父亲的拼劲儿一直鼓励着我,我想说:为了做好年终决算工作,我们的会计是蛮拼的。当然,没有全体信合人的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辛勤的信合员工点赞!
(广西博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社 杨宝利)
难忘的匆匆那年
随着农信社的不断深化改革,如今的年终决算相对那时较为简单、快速和准确了,但决算当晚泡面的香味又把我带回了匆匆那年的决算之夜。
2009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后,由于我所在的信用社当时下辖三个分社,为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到位,早在决算日前两天就已经进入临战状态了。大家先是认真地检查了所有必需用品是否齐全,打印机是否正常,打印纸、色带等是否足够……当然,社里也会提前为工作人员准备好诸如热水、方便面、火腿肠、 水果饮料之类的饮食,以供晚上加班所用。大家开玩笑地说道:“真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最为兴奋而紧张的时刻就是决算日当天。先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停业公告贴在营业室醒目位置,然后等联社财务部下达决算指令后,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瞬间营业室里就只听见打印机吱吱地响个不停。
当时的我们会趁着晚上加班间隙,吃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一边笑谈交流,一边估算社内指标完成情况,偶尔也会说说来年工作打算,一直到所有的工作全部做完,也到了夜晚1点以后,大家方才如释重负,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心回宿舍休息。后来回想,决算日期间无人抱怨,其乐融融,倒也不失为一个展现和谐共进、能打硬仗的工作团队实力的好机会。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王周伟)
不寻常的夜晚
12月31日,对农信人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农信人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当一组组数据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显示出我们硕果累累时,注定今夜不同寻常。
记得上班第一年的年终决算之夜,当夜幕降临,款箱送走后,首先迎来的是联社领导的慰问。当听到领导的关怀和祝福时,一天的辛苦顿感消失,只留下满心的感恩和些许的紧张。由于是第一次经历年终决算,内心充满了好奇,我便毛遂自荐,要求留下来陪着内勤会计一起忙碌。按照省联社制定的决算时间表,我们一边焦急地等待着“成绩”的出炉,一边听内勤会计给我讲原来“算盘声声彻夜响”的决算之夜,那场景已成为遥远的历史,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由于实现了电子化,在不知不觉中,年终决算已在网络系统上悄然展开。
2014年11月17日,我省农信社新一代IT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从原有系统到新系统的华丽“蜕变”,给农信社的各项业务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给决算之夜增光添彩。一切试算、核对时间均比往年提前,在跨年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们知道,这是个不寻常的夜晚。
(河南省舞钢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李世敏)
那些值得骄傲的变化
追忆往日的年终决算,繁重的手工操作已一去不复返了,综合业务网上线之后,电子化系统结账,方便快捷,效率倍增。
回顾1996年呼玛联社成立初期,两级法人,独立核算。联社下辖9个基层信用社的决算报表,全部实行手工填制,完成后报到联社进行手工汇总。寂静的夜里,算盘声声伴我们到天明。1997年,联社报表管理系统正式运行。虽然计算机取代了算盘,但要通过手工录入,把报表中的每个数字录入到报表管理系统中,然后才能进行汇总,工作量依然很大。当十几种报表全部录入完毕,核对无误后,心情才如释重负,不知不觉已到天明。年复一年,直到2007年,全省综合业务网络正式系统开通,电子化应用彻底取代了原有的手工劳动,实现了农村信用社历史性的跨越和几代信合人的梦想!
(黑龙江省呼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赵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