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会计,麻烦你帮我查查卡上的中秋、晚秋蚕茧款!”“好的,郭爹,中秋和晚秋都养了蚕啊?”房春友从郭永宽手中接过农保卡,转身从转帐电话上一刷,爽利地报出了数字,“8932.27元,不简单啊,郭爹!”
这是近日发生在江苏东台农商银行新农支行服务辖区内三仓镇陈林村房春友家超市中的一幕。60多岁的郭永宽老人家带着身份证和农保卡来到本村房春友的超市支付蚕茧款。
房春友既是超市业主,又是东台农商银行设在陈林村的金融便民服务点的特约商户。一台“便民宝”转账电话将村民与房春友和他的小超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中秋养三张纸,晚秋也养了三张纸,可惜中途蚕儿得了场病,不然两期茧款就超过10000块了!”尽管话语中有一丝遗憾,但郭永宽还是很高兴,“钱差不多,我也算过,9000元差点,我暂时不要用,查一下细账和钱数,放个心。”
“现在拿蚕茧销售款、还有农保补贴什么的真方便,直接打在卡上,不像以前还要去蚕茧站排长队拿现钱,也不用往镇上赶,一来一回,咱老胳膊老腿的吃不消。”郭永宽把农保卡、身份证仔细地放进棉袄口袋,边扣扣子边说,“就是让你忙了,房会计,又是开超市,又是养大猪、养蚕,儿子儿媳还承包了几十亩西瓜田,你还要为我们服务。”
“小事,能为村里人做点事我也高兴,再说你们来,我这小超市也热闹,顺带买瓶酱油、醋的也有。”
“看我这脑子,差点忘了,老婆子还让买包盐、割二斤肉的,今儿中午包饺子!”郭永宽一拍脑袋,赶紧又往外掏卡。
“不急不急,你慢慢来。”房春友急忙安抚老人。
“农商行就是认为我家地理位置好,家里又开超市,一天到晚不离人,能方便本村老百姓。我也答应农商行,要好好服务,都是本乡本土的,不能跟人拱‘臭话’,而且账目要清,笔笔清。有时候一下子来几个人刷卡取款,是有点小忙,但我忙得高兴,那是银行认可我,大家看得起我。”
“割二斤,肋条,五花的。”房春友一边招呼妻子割肉,一边刷卡,一边喜不自禁地将喜悦与老郭分享,“告诉你啊郭爹,农商行新农支行18个金融便民服务点特约商户,我的业务量排名第三名,今年上半年我还得了个先进个人奖,奖金400块!”
“好,好,房会计,你值得,我们村几百号人尤其我们这些上了年龄的真多亏你的服务。28块8角,不错!”郭永宽熟门熟路地在打印出的小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走了啊,房会计!”
“郭爹,你走好,走好!”
进门五分钟后,郭永宽将身份证、农保卡重新放进棉袄口袋,扣上扣子,拎上二斤肉、一包盐,乐呵呵地出门。
5里路开外的家里,老伴已经揉好了面,摊好了蛋皮,切好了荠菜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