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江苏射阳县棉花协会对全县2015年棉农的植棉意向再次作了调查。受内地补贴政策仍不明朗、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影响,2015年,该县棉花种植意向大幅减少,或降至10万亩以内,为近70年来最少。
该次调查样本取自全县3个棉花生产重点镇的5个村、10个植棉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户2014年累计植棉60.7亩,2015年意向种植26.5亩,同比减少34.2亩,减幅56.34%。其中,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的只有2户的9亩地,占去年总面积的14.83%;意向减少种植的有4户,累计面积由去年的37亩减少至17.5亩,减幅52.7%;全部退出的有4户,累计削减面积14.7亩,占去年总面积的24.22%。据此推测,2015年射阳县的棉花面积或将降至10万亩以内,成为近70年来棉花面积最少的一年。
面积大幅缩减必然有其原因。据射阳县棉花协会了解,2014年度棉花减产严重、价格跌幅大、植棉成本高、比较效益低是2015年植棉意向大幅减少的主要因素。
据射阳县棉花协会的调查和统计,2014年全县平均亩产籽棉209公斤,较2013年减产71公斤,减幅25.36%;棉农出售籽棉的平均价格每公斤6元,较上年度跌2.04元,跌幅25.37%;亩平直接收入1254元,较2013年的2251元减收997元,减幅44.29%。而棉花生产成本依然居于高位,2014年植棉亩均达到1570.29元,虽然比2013年的1634.34元减少了64.05元,但减幅只有3.92%,明显低于人工成本12.92%的增长幅度。其中,以现金支付的成本总额565.58元,占当年总成本的36.02%,较上一年提高了1.59个百分点。除去包括自投工在内的总成本后,2014年棉农植棉的亩均收益不但分文未赚,还赔上316.29元,较2013年减收932.95元。即使把自投工的收入加进去,也只有688.42元,仅占2013年1699.26元的40.51%。也就是说,2014年棉农种2.5亩的棉花,相当于2013年种1亩的收入,更不能与种植简单、用本相对较少的玉米比。2014年全县玉米大丰收,平均亩产量700公斤,均价2.46元/斤,直接收入1722元,纯收益达到了1170元,是棉花生产的4.7倍之多。
据了解,射阳县是江苏省植棉优势区域,历年来具有种植棉花的习惯。 如此大的收益悬差,无疑会挫伤农民植棉的积极性。此外,也有棉农表示,目前的植棉意向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一旦2014年度棉花直补兑现到位,或在播种前国家能出台有利植棉的政策,他们将及时调整植棉意向,面积或许还略有增长空间。
(陈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