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子行业也发展迅速,据我国相关部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2014年以来,新一轮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19个部门和单位,以《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为主线,以种业科研体制为突破口,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推动科研力量向企业转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据悉,为了提升种业科研竞争力,农业部启动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基本形成了覆盖品种权、育种专利等种业科技成果产权在线交易的全套系统,推动种业科研成果的公平、公正、公开交易。2014年12月2日,农业部在中国农科院举办种业科技成果确权推介交易活动,现场完成9笔新品种、新技术的交易签约,成交总金额超过3000万元。
与此同时,农业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种子工程等专项设立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建设项目19个,将14家种子企业纳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并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牵头申报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研究课题。目前,前10强种子企业年研发投入近6亿元,占其销售收入的6%以上;企业自育品种分别占国审玉米、水稻品种的50%和47%;企业申请新品种权的数量超过科研教学单位。
此外,农业部联合公安部、工商总局开展种子打假行动,坚持部门打假与企业维权相结合,提高打假效率;大要案查处与媒体曝光相结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重拳打击套牌侵权行为。去年上半年查处案件2700起,移送司法89起,捣毁多个特大造假窝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种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