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聚系统合力 谱供销华章
——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专题报道

 

编者按

    199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海南省政府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接着农业部与中国国际贸促会也参与进来,办会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取得效果一年比一年显著。今年,冬交会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会前和期间共签约农产品订单2403宗,成交金额339.8亿元,比上届增加31.8亿元,增长10.3%。冬交会已经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农业会展品牌和重要的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重要渠道,也成为供销合作社实力和形象的重要展示平台。

 

海南省社:冬交会背后的供销社力量

    12月15日,为期四天的2014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正式闭幕。本届冬交会共邀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客商参与展销,有140多家国外企业、98家台湾企业参展。其中,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23个省份供销合作社组团参展,参展企业近百家,参会客商代表共计618人。

    这一个个数字的背后,离不开海南省供销合作社长达一年的努力。作为展会的协办单位,从展会的策划、参展商的邀请到农产品质量的监督、订单落实,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凝心聚力,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力量联合起来,为参展商、采购商以及普通购买者呈现了一场极具海南特色的饕餮盛宴。

    上门找客户 

    借力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

    客商的数量和层次,是展销会规格和质量的体现。为了能够邀请到更多高质量的企业参展,海南省社组织市县社一道组团分组赴兄弟社邀请客商。

    供销合作社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网络和经营优势。目前全国供销系统有2500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110个冷藏库、32万个连锁经营网点和25万名农产品经纪人,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力量。通过冬交会如何将全系统的力量联合起来,汇集产品,整合资源成为海南省社工作的重点。所以,从2009年开始,在冬交会筹备阶段,海南省社会通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向各兄弟省社以及计划单列市社发出组团和参展通知。此外,海南省社还组成客商邀请组,携带邀请函和协办方案,分区域分组赴内地主要销地市场上门邀请并落实客商、订单及展品。

    今年海南省社分五个组,赴全国15个省份,每个组都分片包干,做到既能照顾到各市县社的传统合作单位,又开拓新市场,建立新关系,避免重复邀请、重复上门的现象。

    “通过上门邀请,不仅巩固扩大了与兄弟省社的传统合作关系,还全面了解了销地市场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摸清了海南省与内地市场对接的基本情况,为指导全系统与内地市场的产品销售提供依据。”海南省供销合作社主任简纯林如是说。

    海南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市场百分之九十都在岛外。因此,组织订单成了海南省社赴兄弟社的主要工作之一。“手中有订单,心里就不慌。”果农李照平对供销合作社的做法频频点赞。“出门前要我们对自己的家底好好摸一摸,每个市县都有哪些特色农产品,怎样通过我们的农产品流通企业进行组织化生产兑现订单,要做到心中有数。”简纯林坦言,全国供销是一家,要充分依靠供销系统网络的作用,根据今年海南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和品种,重点考察销地市场,寻求当地供销合作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帮助落实瓜果菜订单。

    严把质量关 

    “展”与“销”并重

    本届冬交会现场人潮涌动,四天人流量达40多万人次,不仅有采购商,还有前来采购农产品的普通市民。冬交会期间现场交易达3.27亿元,其中现货交易1.28亿元。

    边展边销是此次冬交会的一大特点,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让前来采购的市民满意而归,海南省社做了大量工作。招展前,建立展销单位的预审和复审制度,由各省级供销合作社统一组织当地社属企业参展,不接受系统外企业报名。海南省社对参展企业资质和产品标准进行复审,通过后才能参展,以此确保了供销馆的品牌信誉和参展产品的质量安全。

    “复审主要是核实参展企业资质,对参展产品的品牌、质量把关,必要时抽检样品。我们还针对往届参展企业和产品情况,对违规参展单位建立黑名单,并通报其所在的省社。”海南省社办公室副主任李光荣介绍,展会期间,由布展组全程在展会现场做好组织协调和督查工作,坚决杜绝提前撤展、倒卖展位、售卖非供销系统农产品及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发生,严禁场外摊贩使用展会摊位,维护供销馆农产品的良好形象和展会秩序。

    细节入手 

    着力打造精品冬交会

    为提高冬交会办会规模和水平,提升海南农产品品牌形象,海南省社从布展开始就费尽心思,还根据每届冬交会的主题策划相对的主题活动,为参会各方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展馆设计精心创新。展馆是冬交会的门面和形象,海南省社在展馆设计上,结合全系统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展品储备特点,综合兄弟省社上报的展品数量、品种及对展台的需求,设计出多套展馆施工和装修方案,力求突出供销特色,强化视觉效果、宣传效果。

    展品选择用心放心。在展品的选择上,海南省社综合系统的各种经营资源,精选全系统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精品,力求既展出全国供销系统的农产品特色,也展出海南优质瓜果菜的特色,让参展客商和观众满意。

    活动策划尽心悦心。为给参会各方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冬交会的品牌和影响力,海南省社每年根据当年的展会主题策划相应的签约活动。2009年,新组建的海南新海龙农产品运销有限公司、海南省日用品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在冬交会上揭牌,并与全国15个省市区供销合作社签订农副产品运销合作协议。2010年,省社全力推出了系列招商活动,并与18个省级社签订了农副产品购销合作协议。2011年,海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在冬交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推出了有机瓜菜产业专场推介活动,并与20个省级社签订了6轮农副产品购销合作协议。2012年,中国供销集团、海南省社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海南西部(儋州)农产品物流园区项目”框架协议。2013年,海南省社与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广东省社打造海南省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和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在冬交会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元年,也是海南冬交会实行市场化运作的第一年。在全国供销合作社大联合、大合作的背景下,冬交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凸现。在本届冬交会上,海南省社与全国兄弟省社约定,要利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网络优势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合作、双向支持、共同发展,推动海南农副产品与全国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双向流通,进而将冬交会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盛会。

    对于海南供销合作社系统来说,通过积极参与协办冬交会,不仅为海南人民带来了各地精美的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与产地之间实实在在架起了一座瓜果菜运销之桥,更重要的是,“通过展会,我们和兄弟社之间加强了合作与交流,同时向国内外的参展商展示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流通网络优势和为‘三农’服务的实力。”简纯林说。


河北省社:应市而变 誉满海岛

    “与以往冬交会上,河北各地区供销合作社的展柜都是各自为战、各具特色的展销方式不同,今年我们主打省域特色,仅仅两天时间就销售出300多万吨的货品。”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业务处工作人员王建敏表示,小枣和果仁是今年河北省的主打产品,占全部销售额的90%以上。

    根据以往参加冬交会的经验,许多在北方广受好评的河北特色农副产品在海南市场却遭遇“水土不服”,如山楂、苹果、大米、老白干酒等产品大多因不合当地百姓口味而少有人问津;而如白面、小米等产品尽管反响不错,但由于其自身经济附加值太低、盈利不足难以弥补运费亏空等原因,也未能入选此次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参展的主打产品。与此同时,尽管河北省社的展位数量从去年的6个升至今年的8个,但参展企业数量却缩减了一半左右,就是为了能够突出河北特色,让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合作社能够率先在海南市场打出名声。

    “我们除了在挑选产品的类型上下了不少功夫,更是针对南方市场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河北省涿鹿县果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徐文兴告诉记者,作为此次河北供销系统签单货品最多的一家企业,今年30多万元的销售额约是去年的三倍左右。“由于南方空气潮湿,我们专门研发了先进的烘干技术,以保证食品能在较长时间内的保持口感。此外,我们还针对南方市场重点推出了在大包装内装入若干独立小包装式样的河北沧州金丝枣、张家口杏仁。”徐文兴认为,这种适应南方市场特点的产品在冬交会上吸引到场消费者踊跃购买的同时,也为广大海南进货商增强了销售信心,进一步促进签单金额稳步攀升。

    此外,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的多类型合作社也是此次冬交会上河北省社能够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自从河北省社开展试点改革工作以来,咱们系统领办参办的合作社越来越多,提供的相关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再加上此次参展的企业都是我们各地方社优中选优推荐去的,展销会摆出的农产品质量自然没得说。”王建敏进一步介绍道,今年以来河北省社全系统新建(领办)农民合作社2788家,总数达到1.7万家,覆盖全省32%的行政村。


陕西省社:以特产为媒 联接南北大市场

    “这次海南冬交会,我们的收获可不小。”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合作指导处处长李三一难掩兴奋之情。据了解,此次冬交会上,陕西供销企业集团与海南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购销芒果、龙眼、荔枝、香蕉、椰子、西瓜等品种14200吨,金额7460万元;各市供销合作社集中签订成交合同36份,签订合作意向协议23份,协议销售金额6300万元。

    精挑细选 

    树立特色产品形象

    据介绍,今年10月,陕西省供销合作社接到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的邀请函后,省社领导十分重视,省社党组书记、主任陈纯山亲自带队,指定合作指导处专人负责组团参展,并在全省范围内筛选具有陕西特色的名优农产品,通过精心组织和挑选,最终精选出陕西供销企业集团和榆林、延安、西安、安康4个市级供销合作社的32家企业和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展,代表了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精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特色农特产品。李三一介绍,此次陕西供销合作社参展展品有12大系列135种产品,包括陕北的红枣、小米、荞麦、苦荞茶、豆粒等小杂粮,关中的有机苹果、猕猴桃等,陕南的富硒茶、米、魔芋产品、腊肉、丝织品、桑蚕制品等,集中展示了代表陕西的精品农特产品。

    李三一说,为了圆满完成此次展销会,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在选定参展企业和合作社后,11月在西安雨润集团进行一次预展,通过预展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强强联合 

    打造长效合作机制

    展会期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与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以双方省供销合作社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协调小组,下设协调办公室,就合作过程中交流系统内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合作、发展动态等方面加强信息沟通和产品对接,双方将在加强企业间交流、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方面进行重点合作。

    李三一告诉记者,陕西省社下属企业陕西省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与海南省社下属企业海南省椰农丰贸易有限公司在展销会期间已经签订合作经营工作意向书,合作双方将在各自辖区设立对方新鲜水果、土特产、进口食品等农副产品销售窗口,并利用各自的销售终端销售对方相关产品,同时对外进行批发销售。

    陕西省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总经理赵永生说,陕西省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将长期在陕西经营销售海南省椰农丰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的海南香蕉、芒果和木瓜3种水果,海南省椰农丰贸易有限公司将在海南长期销售陕西省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提供的苹果、猕猴桃和葡萄。这种产品互换対销的方式有助于彼此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而且不需要投资建设新的销售渠道和终端,对彼此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李三一说,这种强强联合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供销合作社立足当地资源,可以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机遇,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农产品差异化优势,通过相互开设特色农产品专卖店(或窗口、专柜)、举办展销会、推介会、以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同时也可以借助地方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社有企业合作与交流,供销合作社发挥网络和经营优势,积极推进社有企业间的跨区域合作,引进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经验,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促进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为农民增加收入中不断做大做强社有企业。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在信息共享中不断提高社有企业为农服务能力。此外,还有助于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通过产品研发与推介、市场考察与调研、技术交流与转让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经济组织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综合服务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花絮

海口市民青睐广东“天润米”

    12月15日上午,供销馆里天润放心粮油展位前来了两位大娘,她们边交谈边向售货员咨询。原来她们的邻居昨天在全国供销馆买了“天润米”,回去后发现蒸出的米又香又甜,好吃极了!逢人便推荐。记者问了其中的李大娘:“你们是专程来供销馆的吗?”她说:“我们跟供销社亲着呢,供销社卖的东西不会有假,听说米不错,我们就想赶紧过来买点。”随后两位大娘各买了两袋“天润米”离开了全国供销馆。

与小商贩的“游击战”

    历届“冬交会”的供销馆都是整个展会中人气最旺的展馆之一。每年举办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特产的展销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市民,这也引起一些流动小商贩的注意,他们冒充供销馆参展单位,每当工作人员走开时小商贩就乘机在供销馆内摆起“展台”,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给许多市民带来了损失。为了阻止小商贩在供销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每年供销馆都会投入许多人力进行巡馆。

    12月12日开馆第一天,在供销馆内一角落里,一名中年妇女正吆喝着:“阿胶,阿胶,山东阿胶,价格便宜。”说话间,许多市民已经被她引到摊位前,正当此时,巡馆工作人员走过来,兜售阿胶的小贩见状赶紧收拾东西,不一会功夫,就消失在人群中。

供销馆内的“活招牌”——野山鸡

    在本届“冬交会”供销馆内供销集团展区展着两只公鸡,这两只公鸡的出现可是吸引了大批的观众驻足。说起来,这两只公鸡来头不小。它们的饲养基地位于琼中、五指山、万宁、保亭等深山腹地,在原生态的深山老林中建立母鸡种群,与纯野山鸡交配,保证山鸡的原野性基因,确保每一只野山鸡的纯正血统。由于从小在野外放养,被称为凤凰原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玉米,被称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

    野山鸡展位的宣传画吸引了众多观众,画面里,有的野山鸡正在水里游,有的在空中飞,还有的在地上跑,真是让市民大开眼界。

 

本版稿件由记者王敏 张成 邱爽采写

本版图片由海南省社提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