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是著名的将军县、红军乡,这里曾培育了许世友、郑维山、李德生等多位共和国将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新县红色历史的真实写照。新县不仅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还有令人骄傲的革命供销史。1929年,革命先烈吴维和等人在新县箭厂河创办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这是河南省第一个合作社组织,也是新县箭厂河供销合作社的前身。据新县县社主任吕继春介绍,箭厂河消费合作社成立后,一直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并成为重要的后方物资供应站和地下交通站,为革命武装传递情报、保护伤员、运送粮食,在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中原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敢于创新、勇于牺牲、前赴后继、乐于奉献”的红色合作社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箭厂河供销合作社。85年来,箭厂河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点一直保存完好。
吕继春说,“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是经营网点比较完善以及具有红色文化的供销历史,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坚持‘文化为魂,服务是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弘扬红色供销文化、传承红色供销精神,把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激励新时期供销人奋勇前进、改革创新;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为老区人民打造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
开发社史遗迹
传承供销精神
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老街上的箭厂河供销合作社经营点,记者看到经营点所在老屋门头挂着一块牌匾,上面是老一辈革命家程子华题写的“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箭厂河供销合作社主任郑朝辉告诉记者,箭厂河消费合作社鼎盛时期营业用房多达数十间,原貌保存比较完整的旧址只有这一处,虽然历经战乱和数次维修改造,但是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网点仍坚持正常经营。在旧址临街的一间门面房,记者看到老式的柜台上摆放着饮料、牙膏、香皂等日用品,箭厂河乡供销合作社职工方桂英正在忙着招呼顾客,方桂英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经营了20多年。
吕继春说,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在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和供销精神的传承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后来人,自己有责任把消费合作社旧址保护开发好,建设成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供销合作社的宝贵精神财富永续下去,用红色的供销精神引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为了这一目标,吕继春一班人在借鉴别人发展经验的同时,组织专家对旧址原貌的恢复重建进行论证、拟定方案;加大消费合作社历史文物的征集工作力度。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征集文物40余件,旧址已列为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点,并被河南省社命名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目前,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社史展览馆各项筹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夯实发展根基
坚守服务阵地
近年来,新县县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对基层社的闲置资产改造开发,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了全系统的经营服务能力。
在箭厂河供销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日用百货、农资农具、庄稼医院、邮政银行等各种便民服务都汇聚在这里。上午10点钟,来中心购物的人很多,村民李大妈提着大包小包,买了好多东西,李大妈高兴地说:“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中心啥都有,从化肥到洗衣粉。孩子不在家,农忙时供销合作社都把化肥送到家门口,供销合作社的服务特别好。”这是新县县社通过创新组织体系服务农民的一个缩影。
老资产焕发了新容颜。新县县社通过对基层社拆旧换新、联合开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便捷、优质的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郑朝辉说,以前箭厂河供销合作社街道门面房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房屋破旧不堪,安全隐患较多,既影响了街道的美观又降低了资产利用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箭厂河供销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自筹资金等多种形式,在原有街道门面房的基础上,建起了现在这样漂亮整洁的社区服务中心。吕继春说:“通过改造、提升,盘活资产, 这些旧的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由低效资产变成高效资产,实现了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走在新县八里畈镇街道上,远远地看到几幢楼房特别显眼,房子上的“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标识非常醒目,这是供销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通过改造提升,这里现在成为当地标志性的建筑。中心的一家超市里,人流量很大,商品琳琅满目,品种丰富价格也不贵。中心还有日杂、蔬菜、服装等经营网点,基本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以村级服务社为切入口,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延伸到村一级,这是新县县社拓展经营服务网络的重要一环。新县县社通过自建、改建、联建等形式,规范发展乡村级综合服务社233个,为全县群众建立起农资、日用品供应与农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双向流通渠道,搭建起了乡镇有社区服务中心、村级有综合服务社的一体化经营服务平台。
据统计,全县累计完成基层社改造项目19个,对全县近75%以上的基层社闲置低效房产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了基层经营网点和供销合作社标识推广应用全覆盖。新建标准营业用房238间,总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营业设施年收益增加近70万元,社有资产增值2900万元,提升了闲置资产利用率,改变了社容社貌,促进了全系统的安全稳定。
吕继春说:“我们按照‘政府支持、供销合作社主办、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辐射范围区域化、投资主体社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为目标,把乡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基层社的复兴,擦亮了供销合作社的品牌,重塑了供销合作社的良好社会形象。”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