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企业担当。鹰潭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建平感慨地说:“对于企业、尤其是银行企业而言,利润创造和市场占有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价值的全部。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银行,必须无愧使命担当,不负时代梦想,必须把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作为一种必然的责任。”截至10月底,该行存贷款总额211.82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124.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6.85亿元,新增贷款占鹰潭市新增贷款市场份额的31.41%,贷款余额、增量均居该市银行业之首。
躬身“三农”
鹰潭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三农”放在最突出位置,坚持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承担政策性支农职责,90%以上的新增贷款投放在“三农”,该市90%以上的农户贷款都是由农商银行发放,全力支持专业大户、新型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发展。
“三农”事业部经理吴蔚兰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积极扶持粮食生产。该行全面拓展小额农贷支持领域和服务范围,全力支持“春耕备耕”。近两年来,鹰潭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小额农贷2.1亿元,贷款余额1.51亿元,共支持了24631户农户生产、发展。
积极扶持优势农业。该行重点支持以余江生产大县为中心的生猪基地,以雷溪、童家、锦江为重点的高标准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促进畜牧、蔬菜等优势农业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共支持优势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43户、贷款余额615万元,优势农业专业大户17户、贷款余额590万元,优势农业家庭农场14户、贷款余额354万元。如该行支持的康丰葡萄产业基地、盛吉蔬菜基地带动了余江县300多户农民致富。
积极扶持涉农企业。该行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支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基地、观光农业等农业产业化链条相关的龙头企业发展。截至10月底,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贷款余额14167万元,有效加快了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
该行始终坚持“系统创新”的经营理念,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无缝对接“三农”服务需求。
另外,鹰潭农商银行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制定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把企业合同期限内的经营权作为权利质押,突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抵押不足的瓶颈。目前,该行已成功支持贵溪市康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康丰葡萄实业有限公司等6户土地承包经营大户,累计发放该类贷款131笔、金额13887万元,贷款余额2309万元。
力扶“小微”
一直以来,鹰潭农商银行不断加强对小微企业、创业青年、下岗职工、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支持各类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向未来,塑造了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现代银行形象。
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鹰潭农商银行专门设立了小微金融事业部。该部经理邹建斌介绍,作为小微贷款专营机构,小微金融事业部实行准事业部制运作,确定基层8个网点作为对接小微业务的直营网点,优化了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体系。另外,鹰潭农商银行先后创新推出“老板贷”“POS流水贷”“诚易贷”等小微金融产品,并组织客户经理开展“扫街”行动,倾力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截至2014年10月底,鹰潭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0.8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5.53%,比年初增加11.79亿元,增长61.82%。
优化民生工程金融服务。鹰潭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推广下岗再就业贴息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并与团市委联合开办“青年创业”特色信贷产品,全力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妇女、贫困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创业、就业、就学。截至今年10月底,鹰潭农商银行下岗再就业贷款余额1.67亿元,该类贷款增量占市场份额80%以上,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2469万元。
优化“三大工程”金融服务。鹰潭农商银行把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有力抓手,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村落落,让每个客户平等享受普惠优质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特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