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素有“煤海粮仓金丰城”的美誉,是一个拥有148万户籍人口、2845平方公里土地、124.31万亩耕地(其中水田105.5万亩)的传统农业大市,辖内沃野广袤、江河纵横,农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
作为丰城市最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江西丰城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完善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手段,在全面掌握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资金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资金支持,提升服务品质,力促种粮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促合作社做大做强
“今年我们合作社早稻种了一万两千多亩,插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说话的是丰城市佳和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雷应国,早在2011年,他就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超级种粮大户。
成为超级种粮大户并非坦途。2008年,一场经月不绝的大雨,使成立不久的佳和农业合作社面临巨大的危机。“当时多亏了农商行为我‘雪中送炭’,那10万元真是我们合作社的救命钱啊!农商行给予我的资金支持,到现在我都很感激。”回想起创业经历,雷应国很是感慨。当年,在佳和农业合作社的23万斤稻谷因晾晒不及时全部发芽后,丰城农商银行及时组织客户经理实地调查,并先后办理10余万元贷款,第一时间解决了雷应国的资金困难。
从2008年起,丰城农商银行累计为佳和合作社提供了260余万元的信贷支持,助力其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截至目前,佳和农业合作社拥有成员108人,在银行的资金支持和其自身努力下,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3700亩,横跨秀市、桥东、杜市、铁路等4个乡镇,年产粮食近1.5万吨。
下一步,丰城农商银行还将通过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为该合作社发放高达数百万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该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了解,丰城农商银行在积极发放传统小额农贷支持“三农”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信息化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并为辖内29家粮管所申请开通POS转账终端,助力粮食收购工作。
助力农户奔小康
“以前我主要种蔬菜和粮食,年景不好了就只能亏本卖掉,一家人吃饭都紧张。2007年从信用社贷款养了100多只猪以后,蔬菜价钱不好时可以当饲料喂猪,猪价不好了,自家有菜、有粮、有猪,再难也能挺过去。现在主要搞养猪,养了500多头,日子红火得不得了。”丰城市董家镇养猪户谌祖荣向《农村金融》周刊记者介绍。
2007年,谌祖荣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向丰城农商银行贷款5万元搞起了养猪业,还没有过上期盼的好日子,却陷入了所谓“猪周期”的怪圈:生猪价格一路走跌,而饲料、防疫等费用却连续上涨。多数养猪户举步维艰,苦苦支撑,买饲料都成问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丰城农商银行及时伸出援手,组织客户经理调查情况、审慎分析后,通过贷款展期、继续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谌祖荣渡过难关。该行还为他介绍了当地专业的养猪户分享经验,帮助其走稳养猪路。截至目前,这个朴实的养殖户累计获得40万贷款支持,在该行的帮助下,走出了一轮轮的“猪周期”怪圈,走入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为了帮助与谌祖荣境况相似的众多贫困农户,丰城农商银行多措并举:以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手段,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授信管理方式,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资金保障;以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为抓手,通过鼓励农户发展养殖业,走半种植半养殖道路,防控种养风险,促使农户增收;以大力实施“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化、利率优惠”为着眼点,积极培育农户诚信意识,让资信等级高的农户在政策上得到切实优惠,有力化解了实际生活中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以提高服务水平、做农户最贴心的金融顾问为落脚点,给予困难农户资金支持、人员帮助、知识支撑。
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4.79亿元,占总贷款规模的93.47%,累计扶持农户10709户,支持18家涉农企业发展,参与、推动并见证了当地“三农”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