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贯通四海之鲜 融汇八方客流
南通市社全方位“农超对接”格局显效

□ 本报首席记者 米雅娜 文/图

截至目前,南通市社系统形成了包括物流中心、农贸市场、社区店等在内的多层次“农超对接”平台。左图为“苏洪鲜食”店内顾客在选购土豆。

 

    2012年3月18日,来自江苏东台的商户杨毅从南通一个老旧批发市场搬到全新的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这是由江苏南通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打造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如今,杨毅的业务量节节攀升。他说:“之前在老市场,客商基本都在本地,生意怎么都做不大。新市场交易平台大了,外地客户很多,市场管理还有配套服务也大有提升,我个人业务就扩大了很多。在老市场时一天就卖三五吨,在新市场淡季出货量就有十来吨,旺季一天出货量达到50吨。有时候一天的交易额会有近30万元。”业务量与日俱增,对杨毅来说,受益的不只是个人,还有他背后的合作社。据杨毅介绍,自己合作社的蔬菜根本不够卖,他要从周边农业生产基地甚至河北采购各类蔬菜,以满足客户不同种类的需求。

    自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2012年投入使用以来,培育壮大了很多像杨毅一样的商户,逐渐承担起“立足南通,辐射苏北,服务上海,影响长三角,连接全中国”的重任,成为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农超对接”的支柱和重要平台。

    大市场:

    流通平台中的坚固 “伞柄”

    “‘农超对接’不仅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 更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具体体现。”南通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葛志华表示。对于 “农超对接”重要意义南通市社有充分的认识。葛志华说:“这些年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培育了不同层次的产销对接主体,供销合作社直接经营、控制或者参与的经营主体除了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还包括一些县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比如海安供销合作社参与建设的海安农批市场,启东供销合作社正在建设的农贸市场。为顺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我们还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供销合作社平价农产品直营店,在上海开设南通农产品直营店,在超市开设农产品专柜,着力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产品流通网络。”葛志华表示。

    受国情影响,批发市场仍然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数据显示,在我国,批发市场承担着90%以上鲜活农产品、95%以上蔬菜的供应。几年前南通批发市场数量不少,但是普遍规模不大、布局散乱、经营方式单一,无法满足调控市场、保障供应的要求,导致南通菜价比周边城市高。功能完备、充满现代气息的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把扩大农产品流通、引导现代农业生产、增强市场调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应作为其首要功能定位。自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经有蔬菜、水果、水产、干货交易区投入使用,完全建成后还将包括粮油、南北货副食品、水产品、肉禽蛋、豆制品和花卉交易区、仓储冷藏区、物流配载及加工配送区,以及废弃物处理中心、农产品检测检疫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完备配套。“今年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销售额在70亿元,预计明年会超对100亿元。它在扩大农产品流通、强化食品安全追溯、平抑菜价方面的功效已初步显现。不仅成为南通本地蔬菜供应的主渠道,还供应上海、苏州、泰州、扬州等地。”葛志华表示。

    社区店:

    流通网络中的有力 “伞骨”

    “这里蔬菜水果价格便宜又新鲜,服务态度好,我基本都来这里买。”在海门市供销合作社联合海门市绿海果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苏洪鲜食”社区店里,顾客敖女士说。这是一家位于海门市中心、装修考究、明亮干净的生鲜专营店。“这不仅是我们自己合作社、也是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销中心,通过无缝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确保产品生态、新鲜。这样的店已经开了6家,我们正筹划将 ‘苏洪’向更多地方延伸,为更多消费者提供安全低价有品质的农产品。”“苏洪鲜食”主要负责人介绍。

    遍布城乡的社区农产品直营店,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的又一个“农超对接”平台。除了苏洪鲜食,通农好太太农产品直营店也是广受好评的社区生鲜连锁平价店。在400多平方米的红星路店内,经营着9大类300多种商品,蔬菜、水果、水产、熟食、禽蛋、肉制品、大米、粮油以及各种干货、调味品等一应俱全。据介绍,直营店蔬菜、水果直接来自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平均价格比农贸市场、超市低10%以上。“蛮好、蛮好”,“要一直开下去”成为当地居民对社区店质朴真切的评价和期盼。据悉,通农好太太农产品直营店已开至20家。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打造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运营模式,建立覆盖南通的通农物流好太太直营店零售网络,为打造南通市著名品牌而努力。“商品须划行规市,分类摆放,墙面刷白如新,室内电灯、电风扇无锈蚀、保持光亮整洁。”这是在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管理的港闸区幸福菜市场看到的管理条例。“这是南通为数不多的拥有室内电梯的社区农贸市场。” 幸福菜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在社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上的起步。“目前南通还有很多散布在社区的小型农贸市场,整体设施陈旧、管理不善,不仅影响整个城市环境和市容市貌,而且非常不利于食品安全。”葛志华表示,“明年我们打算成立农贸市场连锁经营公司,对这些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统一管理,强化把关,打造整洁有序的全新农贸市场连锁经营,进一步壮大供销合作社做好‘农超对接’的抓手和平台。”

    展销会+电商:

    流通网络构建中的优质“伞面”

    “我们年年来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洽谈会,如皋萝卜皮不仅成了上海东方航空公司航空食品,还通过清真食品认证,踏上‘丝绸之路’,进入西北亚、俄罗斯。”在上海举办的南通农产品进上海洽谈会上,如皋“萝卜大王”陆仁宗侃侃而谈。洽谈会上,陆仁宗与上海好唯加食品公司又续签了1000万元购销合同。“展销会是供销合作社‘鼓起农民钱袋子、丰富市民餐桌子、服务政府菜篮子’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展销会是把南通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非常好的平台。”葛志华表示。据悉,从2004年起,南通市供销合作社联合上海市供销合作社连续举办了11届洽谈会,先后推介南通特色农产品500余种,累计吸引了1000余家上海客商参会,签约总额达到40亿元。农洽会已成为南通农产品在“大上海”的交易盛会,南通“三农”工作接轨上海、服务上海的重要载体,沪通两地促进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

    让展销会发挥双向流通作用,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的一个创举。除了带南通的产品出门,南通台湾精品水果节、海南果蔬节、中国首届长寿农产品网购节等各类展销是丰富通城百姓的“果盘子”的重要平台。在这里,翠绿的杨桃、鲜红的莲雾、黄灿灿的柳橙、形似佛像的释迦果等热带水果受到了通城百姓的热烈欢迎。葛志华表示,南通市社将利用南通果品食杂公司的直销资质,打开台湾水果在南通及周边地区的市场,实现台湾精品水果在这一地区的常态化销售,满足百姓需求。同时,还将进一步扩大南通与台湾两地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地经贸合作打造新的亮点。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上的又一重要举措。由如皋市供销合作社打造的“中国长寿农产品供应网”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经上线,将“长寿之乡”如皋的健康优质农产品向全国推广。 “我们将充分发挥寿都密码的品牌优势,不仅推广如皋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借助我们的平台集合来自全国52个长寿之乡的特色农产品。初步预测今年线上线下销售总额将超过5000万元。”如皋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孙福才介绍。葛志华说:“明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筹建南通农产品电子商务网,届时南通市供销合作社将形成线上线下交易同步进行,包括展销会、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农超对接’大格局,供销合作社的助农优势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