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德式阅读力量——一种习惯改变一个民族

□ 佚 名

 

    德国是个极度“无聊”的国家,在那里你看不到晚上10点还有人在饭店里吃得热火朝天,你也很难每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地满大街狂欢,年轻人也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 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得只能看书了。

    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也因为读书才变得民富国强,这一切都与德式阅读息息相关。

    到底什么是德式阅读?可以概括为读书习惯、读书氛围、读书设施。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德国特有的读书文化。

    1.读书习惯

    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这不局限于校园,而是在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阅读。如果你在德国生活,你一定知道这里的图书有多昂贵,以2012年的畅销小说《Er ist wieder da》为例,售价约19.9€(约人民币170元)。也正因为德国人喜欢阅读,德国亚马逊图书和阅读器kindle的销量一直不错。

    但德国人却更喜欢纸质图书,有两点原因:一是喜欢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更为传统和真实;二是电子图书价格并不比纸质图书价格便宜很多。

    他们还认为真正的阅读源自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也不去读没有营养的花边新闻。

    德国人更喜欢阅读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的文学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评的几本书为例:《波比和流浪汉:一只改变我生命的猫》《战争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百岁老人跷家去》,都是值得一再回味的书籍。

    2.读书氛围

    读书应该是除了足球以外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想法,促使他们不断地阅读。

    此外,德国人还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的大量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5年级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赠券,免费在图书馆领取一本书。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似乎成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达到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3.读书设施

    德国有将近7700家书店,书店工作人员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在很多社区附近找到一个类似于电话亭的小亭子,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公益免费借书亭,你可以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或者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全凭自觉。

    通常,德国书店的内部环境都十分幽静,很多书店都有可以喝咖啡阅读的地方,还有免费的阅读区。即使你没钱购买,但只要你愿意阅读,你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看上一整天,是不会有人驱赶你的。

    大型书店也经常会举办读书会或朗诵会,来倡导人们爱上读书。这里不会因为利润原因只出售畅销书,而是会照顾到各个阅读人群的需要。

    如果你对读书感兴趣,同时喜欢淘书,可以到当地的跳蚤市场或是一些没有名气的二手书店淘到一些不再发行的或意义特别的图书。

    除了民众的读书设施外,每年德国法兰克福和莱比锡都会举办书展,作为一种图书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平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大图书出版商到这里参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