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藏高原上的清收先锋
——记青海玉树农村商业银行催收部经理普布尖措
□ 本报记者 李 博 文/图

昂乔(中)是玉树农商行的资深客户,在该行贷款历史已近二十年,作为老朋友,普布尖措经常前来查看贷后情况。
近年来,丁增文毛(中)在玉树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下,大力开发曲麻莱县沿街门面房,如今已经步入该县“首富”行列。

 

人物档案

  普布尖措,男,藏族,1971年生,中共党员,现任青海玉树农村商业银行催收部经理。普布尖措自1986年进入农村信用社工作以来,长期坚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走乡串户为玉树州偏远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信贷服务长达28年,曾先后担任曲麻莱县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信贷科长、主任,玉树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等职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压降不良贷款”先进个人,“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普布尖措在信贷清收上有一套。

    不仅体现在清收方法上,还体现在力度上。

    回想起28年的工作经历,普布尖措说:“得到这份工作不容易,我既然干了信贷员这份工作,就要尽心尽力地做,不管别人说什么。”

    1985年,因为父亲的离世,作为家里长子的普布尖措,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年仅14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徒步150多公里从玉树来到治多,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农业银行干起了杂工。

    经过6年的努力,行领导觉得这个藏族孩子踏实肯干,虽然只上过三年小学,但也破例让他跟着信贷员学起了信贷工作。

    1996年,干了整整11年临时工的普布尖措从农行调到曲麻莱县信用社,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信贷员。

    次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不良资产包袱一下子变得很重。

    “那时全县的贷款余额只有1700万元,而不良贷款就超过了1000万元。”普布尖措意识到,信用社要发展就必须清收回这些不良贷款,但抵押物普遍不足的情况却让清收工作遇到了困难。

    曲麻莱县地广人稀,横跨通天河、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拔达4500米以上。“有时候从一个村到另外一个村,光骑马就要走上三四天。”通过全面调查了解,他发现欠款户家中往往都还有其他抵押品。

    藏区牧民对藏传佛教都十分虔诚,同时相信人有来世。

    普布尖措觉得跟牧民清收贷款更应该注重方法。

    “如果欠款不还清,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背着这个债。”在他用熟练的藏语耐心地沟通下,欠款户家中的农用车或房产转化成了信用社的新抵押物,如果牧民及时还清欠款,还可享受免息待遇。

    清收当年,曲麻莱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就收回600多万,截至2005年末,该县所有不良贷款全部得到清收。

    因为清收得力,2007年,他被调至玉树县联社担任信贷部主任。

    “玉树县的信贷情况更为复杂,除了要跟牧民讲宗教道理,对于一些‘无赖’还要采取特殊办法。”

    在玉树县做虫草生意的达瓦扎西,140万元贷款到期后以各种理由迟迟未还。 经过多次劝说走访,普布尖措急了。

    “你的贷款要不回,我们的工资就发不下来,那我们一家老小就都来你家吃喝!”普布尖措向达瓦扎西放出了“狠话”。

    经过他和同事们连续4个月的每天不断的持久战,“无奈”的达瓦扎西终于还上了信用社的欠款。

    经过3年的大力清收,普布尖措依靠他层出不穷的“独特方法”陆续收回了1070万元不良贷款,但是突发的自然灾害,再次让清收工作陷入困境。

    2010年4月14日早上7时49分,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正在数库准备押运现金的普布尖措赶紧将现金放回金库锁好,在一片混乱的废墟中朝家里跑去。

    母亲在地震中只受了轻伤,而当他徒手挖出回家休假的曲麻莱信用社主任才仁旦卓时,后者却已经遇难了。

    另一个好友扎巴怎么也联系不上,听说联社的楼房变成了危楼,普布尖措惦记金库的安全,一边继续参与救援,一边赶回了信用社。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全信贷资产,普布尖措加班加点逐户寻找、登记,逐级分析信贷风险状况,调查震后借款人的抵押、担保等情况,积极落实抵押物,以便积极对信贷资产采取补救措施。

    普布尖措在废墟中找了一个星期,终于找到了早已遇难的扎巴。

    “我在废墟中救出了母亲,却没能救出最好的两个朋友。”普布尖措说,这件事对他打击不小,伤痛之外,他只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灾后资产保全和清收工作中。

    震后上级为了助力农信社参与灾后重建,先后置换了信用社1.7亿元信贷资产。

    “有些有背景的人得知情况后,即便有能力还款也不还了。”普布尖措挨家挨户走访谈话,不但效果甚微,他的执着劲儿还得罪了不少人。

    当地一位公职人员的姐姐在灾前贷款60万元建房子,震后通过内部消息得知贷款将要核销,变拒绝偿还贷款。

    普布尖措尝试各种办法一连登门十几次,甚至闯入那位公职人员开会的会场当面要求偿还,都没能成功。

    2011年,灾后补助款和拆迁款将陆续通过信用社下发,普布尖措意识到,清收不良贷款的机会又来了。

    他抓紧利用一切时间,一笔一笔摸清欠款户的情况和将要发放的补助资金多少,在补助款项下发时按照欠款多少抢先进行了扣除。

    这一下事情可不小,一些没有拿到救灾款的人直接把信用社告到了州上。

    因为信用社“克扣”了部分救灾款的下发,灾后重建进度受到了部分影响,普布尖措被州委书记和州长在大会上点名“批评”。

    他将事前准备好的各种材料交到州上,经过据理力争,虽然信用社最终顺利扣下了欠款户的补助资金,但是普布尖措再次把州上有“权势”的人给得罪了。

    “先后好几拨人来找过我的麻烦,但是打架我可不害怕。”

    经过两年的大力清收,普布尖措累计清收回不良资产1945万元,其中收回不良贷款本金1164万元,收回政府已置换的不良资产781万元。

    2013年,普布尖措从信贷部经理的岗位上调至新成立的催收部,专职干起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有些人曾经质疑他,你把信贷干成了清水衙门,连套房子都没买下来,还得罪那么多人图个啥?

    “公家交给我的事情,我都彻彻底底地办下来了,只要是对的,就没有什么后悔。”普布尖措说:“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会和不良贷款干到底。”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