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葡萄酒消费市场的不断升级,国内许多葡萄酒企业开始盘算借酒庄酒冲击高端市场。
然而,与国外严格的评级制度和打分制度相比,国内由于缺乏行业监管规范,企业仅靠购买商标便可以跻身酒庄酒,此外,国内一些企业混淆概念,谋求暴利空间,导致行业炒作概念、定价混乱、以次充好等乱象丛生。
原浆勾兑 大厂贴牌
随着国内葡萄酒市场的日益成熟,企业开始谋划开拓酒庄酒市场,早在五六年前,张裕、长城、西夏王等国内葡萄酒企业便开始了酒庄酒的尝试,但业内质疑声从未间断。
有知情人士称,国内知名酒企中信国安在新疆大规模收购葡萄园建酒庄,将工业化贴牌生产出来的酒包装成酒庄酒进行销售。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中信国安这样的大企业是希望可以借“酒庄酒”的概念进行商业营销与制造噱头。但从价格到品质,真正的酒庄酒都远远高于工业化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贴牌”的做法其实就是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
目前一些小酒庄由于葡萄园年轻,基础建设不完备,便委托其他发展成型的酒庄代加工葡萄酒,贴上自己酒庄的酒标投放市场。更有甚者,还有一些酒庄从海外直接进口葡萄原浆,在酒庄内进行深加工,贴上自家酒庄的LOGO便以酒庄酒的姿态在市场销售。
业内人士称,目前国内很多酒庄酒不符合最基本的条件,企业更多的是希望借消费者知识盲区打擦边球。
山东产区某酒庄负责人分析,国内酒庄可生产出十几款甚至几十款酒品;在国外,一个成熟酒庄一般也就出产三两款酒庄酒。从生产工艺而言,国内酒庄与国外酒庄相差甚远。可想而知,国内酒庄酒大产量从何而来。
标准缺失 定价虚高
国内酒庄酒的定价体系相对混乱,并无章法可循。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的价位区间中,酒庄一般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且每个酒庄定价标准各不相同。
张裕在酒庄酒分档定价上遵循的是企业内部技术标准,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张裕酒庄酒分为特选、珍藏和大师三种,价格为360~1000元不等;中粮君顶旗下酒庄出产的酒庄酒价格为100~800元不等,定价标准是按照葡萄品质、酿造工艺、橡木桶使用以及市场需求等为依据。
对此,葡萄酒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国外的酒庄,国内的酒庄定价处于完全由企业说了算的阶段。许多酒庄的定价虚高,价格虚高在前几年尤为严重,有的酒庄在今年促销活动中将折扣打到5折以下,仍然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刘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