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承品牌优势 激发市场活力
——访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田
□ 本报记者 刘 旸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田。

    2014年11月,“中茶”牌大树普洱茶的身影出现在2014年APEC峰会上,与其他三款中茶品牌产品成为2014年APEC峰会的“官方指定用品”,将普洱茶文化带向国际。这款茶来自于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提到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在普洱茶界几乎无人不晓,它伴随并见证了普洱茶的发展历程,其推出的“中茶”牌普洱茶经典之作层出不穷。近两年,公司在总经理邹广田的带领下继往开来,传承品牌优势之际创新求变,加强市场拓展,再攀发展高峰。

    承接“中茶”辉煌发展

    邹广田介绍,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7日,云是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中粮集团品牌战略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发挥“中茶”品牌优势,提高“中茶”品牌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投资组建的,主要负责云南产区、贵州产区、四川产区普洱茶及红绿茶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国内外销售工作,销售渠道覆盖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及欧美地区,是中国普洱茶行业重要的企业之一。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拥有享誉中外的“中茶”商标的使用权,而“中茶”商标于1951年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专用权,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茶叶专用商标之一。公司出品的“中茶”品牌普洱茶系列产品更是享有盛赞,凭借优良品质、规范加工、纯正口味获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邹广田表示,云南良好的自然资源造就了品质卓越的茶叶品种,普洱茶、滇红都是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茶叶,内含营养物质丰富,经科学研究证明保健功效显著,云南大叶种茶成就了发展悠久的“中茶”品牌。

    品质、品牌护航的同时,公司也拥有过硬的工艺技术,公司主体对熟茶渥堆发酵技术的研发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3年,公司前身及其下属的昆明茶厂为主体,在吸收、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初步研制成功“熟茶”发酵工艺,实现了普洱茶产业的革命性创新。1978年,昆明茶厂组织制订普洱熟茶加工工艺并推广全省,推动了普洱茶产业的再次发展。

    目前,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在中粮集团“产业链、好产品”战略目标指引下,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茶叶产品”作为企业的愿景和方向,在激烈的茶企竞争中发扬优势,在传承辉煌中积极创新,开启公司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上的新纪元。

    产品与市场两手抓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多年来在产品上不断推陈出新,加之具备的品牌积淀魅力,成为普洱茶界的一枚风向标。邹广田对此表示,产品创新与研发一直是公司的发展优势,公司为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开发了“中茶第一饼”、“大叶青饼”、“易武圆茶”等200多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2010年,公司以“新中茶、新产品、新形象”为主题,开发了包括“7581砖”、“7541”、“7571”、“中茶红印”等8个系列14个单品的核心产品,作为上海世博会VIK产品呈现给消费者,引发了市场追捧和消费者赞誉。近期,公司推出的“中茶”牌大树普洱茶成为2014年APEC峰会“官方指定用品”茶之一,更是肯定了产品品质,增加了公司的发展信心。

    2013年开始,对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发展而言翻开了创新篇章,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邹广田在2013年2月执掌公司后,打破保守的市场模式,对茶叶品牌与市场营销重新规划梳理。他认为,无论是讲究文化风雅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还是追求生活保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茶”这个元素,茶叶产品因此更要贴近大众需求,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他说,客户的要求就是企业的追求,公司作为国企更要对得住大众的信赖,以优良品质和高性价比服务大众。

    在品牌质量保证下,“中茶”牌始终定位于大众销售,在市场竞争中加强源头的工艺创新和质量把控。每款产品进入市场前,先展开市场调查测试以保证适合市场需求,并通过创新制茶理念、分析市场需求、分析竞品特点,确保产品体系与销售渠道相适宜。此外,公司将产品的农残检测报告和营养成分报告做成说明书,通过科学数据说明茶叶质量安全与营养成分,让消费者喝得放心,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在业界开创先河。

    在邹广田的带领下,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已改变固守品牌吃饭的模式,大力发展经销商,提高“中茶”牌茶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好产品推广出去。近两年时间内,公司以加盟及代理的方式由22家经销商发展至300余家经销商,并严格按照经销商层级标准选择能对品牌推广负责的经销商,对其执行品质管控与价格管控,保证品牌、品质与服务得到有效落实。

    谈及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邹广田坦言,公司将凭借“中茶”、“吉幸”等品牌,以及技术创新等核心竞争力优势,做大市场,做强品牌,力求在近几年中建立起覆盖广泛且高效推广的市场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信得过的品牌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