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万只锡盟羔羊从这里走出草原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供销合作社农牧业产业化园为活畜交易搭平台
本报记者 白京京

    自今年6月28日入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农牧业产业化园后,苏尼特右旗元祝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冀元祝就没有闲下来。9月—11月,正值今年的活畜交易高峰,但和往年不同,冀元祝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挨家挨户地奔走着零散收购出栏羊,而只需在农牧业产业化园内属于他承包的A1号活畜交易市场,就能“坐等”全旗甚至全盟的牧户前来交易,随即,山西、浙江、广东、海南等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便会相继而来。

    聚力发展:

    牧区供销“雪中送炭”

    如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活畜交易旺季正接近尾声。农牧业产业化园自运行以来,短短5个月已交易活羊近20万只,黑龙江、山西、甘肃、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采购车均在这里进行活畜交易。

    建于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的农牧业产业化园,由苏尼特右旗政府统一规划,该旗供销合作社具体承建,旗社社有企业苏尼特右旗农牧业产业化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进行具体规划和指导,6月28日投入正式使用,分为养殖育肥基地、活畜交易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多功能区等四大功能分区。

    据记者了解,此前当地的活畜交易已在一定程度上进入瓶颈期,出现价格低、不透明等现象,再加上一些二道贩在中间压价,牧户常常遭遇卖难。于是,把市场送到牧民家门口成为苏尼特右旗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建立农牧业产业化园的初衷。加上农牧业产业化园正式“上线”,又恰逢今年该旗畜牧业生产面临严重干旱、畜产品价格下跌和饲草价格上涨,苏尼特右旗供销合作社主任德柱表示,不仅农牧业产业化园,旗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苏尼特右旗民贸土畜产农资公司的饲草交易市场在平抑草价、储草备灾方面,也正一起为农牧民“抱团送暖”。

    透明有效:

    “无障碍”助牧增收

    在农牧业产业化园投入使用前,冀元祝还是位个体经纪人,维持着小规模地收购和贩卖。自承包了农牧业产业化园内的A1号活畜交易市场后,就在此长期驻扎。所谓的A1号活畜交易市场,即园区内标有“A1”的活畜交易房以及旁边310平方米的活畜交易栏,栏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只活羊供应流通。在农牧业产业化园内,同A1号一样的活畜交易市场还有5家,其中活畜交易房总建筑面积189平方米,活畜交易栏占地面积共1860平方米。

    同冀元祝一样,经纪人扮演着牧户和采购商间的桥梁。自7月来,每天早上来自各地的运装车便会在A1-A6号活畜交易栏门前停靠,屋里屋外忙活的冀元祝告诉记者这是他近几个月来的常态。在他牵头下与部分牧户自发组建了苏尼特右旗元祝牧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是全旗159家从事畜产品养殖业的专业合作社之一。平时冀元祝一般通过电话或实地告知方式向牧户传递即时交易信息,牧户就会根据信息情况前来售卖出栏羊,各地采购商、养殖户也会陆续而来。

    “不少老乡交易完,都评价这个平台‘真不错,想卖多少都能卖’、‘省事儿、不压价’。”冀元祝说。简单一句却道出了农牧业产业化园市场透明、保证交易的两大优势。6家活畜交易市场同时营业,采用同等交易价格,公平透明竞争,减少了中间商在其中叠加的费用,让老百姓从中得利;而以往不容易被收购的体质弱、体重轻、年岁大的活畜,在这里都能保证被收购,还能保证价格合理。

    谈起入驻产业化园的最大感受,冀元祝说:“这是一个‘大市场’,以前是自己能力多大就办多大事,现在在这个平台,知名度更高,配套设施和制度也人性化,最重要的就是直接跟大市场接轨。”截至目前,仅A1号活畜交易市场就已交易活畜近6万只。

    科学服务:

    打造绿色畜产品基地

    在已投入使用的745平方米的信息化办公楼内,电子显示屏每天实时显示全国各地的肉食品行情,供产业化园区内的经纪人查看。此外,农牧业产业化园还在养殖育肥基地重点发展良种畜培育、胚胎移植等活畜繁育项目。

    检疫防疫是活畜交易的重中之重,德柱介绍说:“产业化园内的活畜来自各地,又将流向各地,必须严抓这项工作。”农牧业产业化园聘请专业检疫防疫人员为农牧业产业化园内交易的每一只羊进行严格的驻场动物检疫管理,开展动物产地、屠宰检疫工作,查看养殖(防疫)档案资料、核查强制免疫、查验标识,并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开展电子检疫出证工作,促进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强制免疫责任制,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为创建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据悉,正在筹备建设中的项目二期计划于2015年5月开工,建设农资、日用品配送中心5000平方米。德柱表示,农牧业产业化园会相继开展绒毛等畜产品交易,A字头活畜交易市场也将在明年增至10—15家,此次供销合作社通过置身畜牧业的供销流通,以提高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对打造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