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中美近日达成协议,减免多种科技产品关税,涉及贸易额可能达到1万亿美金。这对华为、中兴等走出去的科技龙头企业是利好消息,但对其他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科技企业可能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
中美两国在本次APEC达成了扩大《信息技术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简称ITA) 的共识,将减免关税扩展到半导体、医疗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以及其他新型科技产品,对中美两国科技企业的海外布局影响深远。
此次升级版的ITA涵盖200个不同的关税类别,包括新一代半导体、磁共振成像(MRI)仪、GPS设备和预付费卡,关税税率最高分别达到25%、8%、8%和10%。美方表示,这份新协议涉及大约1万亿美元的科技产品销售额,将全球GDP每年提高1900亿美元,同时带给美国六万个工作机会。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新版ITA提供了海外扩展的机会,但也对它们造成了严峻的生存考验。
全球排名前五位的华为和中兴,一直力图拓展海外市场。ITA免税清单的扩大,特别是对通信相关科技产品的关税减免,会进一步促进两家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但中国中小规模的科技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失去关税保护后,能否承受来自外国科技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尚未可知。
例如,多组件半导体(MCO) 是一种可用于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新型芯片,中国之前一直试图将半导体排除在免税清单之外,为了保护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但如果免除高关税,意味着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美国芯片制造商,将可以以更低的价格大举抢占中国市场,给一些国内企业造成巨大打击。
此外,中国厂商在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目前也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免除关税很可能将大大限制了中国厂商的成长空间。
ITA是WTO框架下的协定,中美将于12月把协定提交到瑞士日内瓦,以获得参与ITA谈判的几十个经济体成员的批准。美国已经基本做通了其他国家的工作,所以12月的会议上,将主要决定关税是否会像中方希望的那样,逐步取消,最长可能于七年内实现200个产品类别的免税。
(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