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贸促要闻


 

中国鸡蛋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本报讯 近日,由圣迪乐村承接年产一亿枚鸡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哈蛋鸡项目”近日在哈萨克斯坦成功签约。据悉,这是中国蛋品首次走出国门在外国建立基地,此举标志着中国鸡蛋已正式跨出国门,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据介绍,该项目投资额约2500万美元,系圣迪乐村与中国外贸500强企业之一的塔城三宝公司合作承担实施,预计2015年开工并于当年10月底建成投产。项目规划高品蛋鸡养殖60万只,采用全封闭式的多层叠养模式,实现种养结合,有机玉米、有机大豆完全自给。

    哈萨克斯坦是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该项目是在中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背景指引下合作的农业项目。

    (食 讯)


重庆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将走绿色通道

    本报讯 11月15日,重庆与黑龙江检验检疫监管对接会暨两地输俄农产品企业签约仪式在渝举行,意味着今后重庆的农产品出口俄罗斯市场将走绿色通道。

    近年来,重庆肉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生产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其中柑橘、蔬菜、调味品优势突出。两地检验检疫监管对接后,重庆的农产品只需要在重庆本地接受检验检疫,黑龙江方面不再核验,重庆输俄农产品将享受“产地检验检疫+CIQ铅封+口岸检验放行”的直通放行监管模式,通关、通检更加便捷、快速。

    当天,来自黑龙江绥芬河市蓝洋经贸公司等8家边贸企业和鱼泉榨菜等70余家重庆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参加对接活动,当场签下44笔订单,货值1.78亿美元。 

(吴 刚)


潍坊出口标准农产品流通平台正式开通

    本报讯 11月7日,山东潍坊出口标准农产品流通平台正式开通,这是国内首家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信息对接服务平台。

    据了解,平台设置采集、追溯、监督三个环节,建设种植环节采集子系统、养殖环节采集子系统、对外贸易采集子系统、国内流通采集子系统等四个子系统,具备农产品全程可溯、实时查询、有效监督的功能。平台集合按照出口质量标准生产的农产品面向国内、国外市场同等供应,权威推荐符合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要求的潍坊优秀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口品质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布政府相关部门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检疫数据,为用户提供优质货源、检疫检测、质量追溯、信誉评定等服务信息。

(张秋德)


中哈农产品贸易提速

    本报讯 据新疆乌鲁木齐海关消息,中哈农产品“绿色通道”自2013年12月23日开通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哈巴克图—巴克特口岸累计实现进出口农产品7.53万吨,其中出口农产品5.05万吨,进口农产品2.48万吨。很多内地企业前来口岸寻找商机,口岸农产品进出口品种也进一步丰富。

    据了解,为确保农产品“绿色通道”顺利运行,塔城海关在报关大厅设置了“农产品专用报关窗口”,优先办理农产品出口的接单、放行等报关手续。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产品建立了从存放、装卸、运输到出境等环节的“快捷通道”,实施“门对门”服务,对出口鲜活农产品企业提出申请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联合派员在装运现场实施查验。同时,为缩短贮存鲜活农产品时间,防止多次装卸造成损害,企业可实施先装车后申报或边申报边查验的通关方式,海关根据企业申请可延长工作时间,让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通关手续。

    目前巴克图口岸出口的农产品均采用了“低风险快速放行”模式,通关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据塔城海关统计,该关农产品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0.41小时,进口平均通关时间为4.34小时,均低于乌鲁木齐关区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

    种种迹象表明,农产品“绿色通道”正逐渐成为中哈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平台,新疆口岸所带来的示范和集聚效应必将为中哈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吴 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