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1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探讨发展动力 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外贸500强企业论坛在海口开幕

 

    以“新常态下中国外贸企业发展新动力”为主题的2014年(第五届)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日前在海南海口召开,会上发布了2014年中国外贸500强排行榜单。论坛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一次务实的盛会,也是我国外贸企业与政府部门及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专家进行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和洽谈的平台。论坛上,很多业内专业人士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我们外贸业务发展提出了有借鉴意义的观点。


利好

加入WTO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首任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 孙振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民营企业是个非常大的利好。我国过去外贸是垄断的,当然经过改革,外贸经营权不断放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标志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按照规定,民营企业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依法登记就能取得经营权,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而且现在经过多年发展,民营企业已经与国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起成为我们外贸进出口的三大支柱,并且在进出口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2001年民营企业仅占整个外贸进出口6.6%,去年已经超过25%,占了整个外贸进出口的1/4还要多。

    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民生活的改善也是巨大的推动。典型事例就是我国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过去对老百姓来说,交皇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农民是不交税的,不但不交税,而且发达国家政府还给农民巨额补贴,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对农业大量的补贴扭曲了国际农产品的贸易,使得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不起来,没法在国际市场上跟他们竞争,而且自己的国内市场很大的份额也都被发达国家占据了,每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对他们的农产品补贴高达3600亿美元,相当于一天补贴10亿美元,所以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有些成员就批评他们的巨额补贴。举个例子,瑞士一年对一头牛的补贴相当于给这头牛买一张头等舱的机票绕地球一圈。所以,这也加快了我国的农业税改革,最后在2006年我们把农业税取消了,农民不再有这个负担了。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而且给农民提供了在WTO规则项下允许的补贴,当然这些补贴都是在所谓的预想之内。这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遇    

企业境外投资将全面“松绑”

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俱乐部执行理事长 

    改革开放35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是10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首次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冠军。

    2001年,“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078亿美元,12年的时间增长了近40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两年列世界第三位;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6600亿美元,列世界第十一位;境外中资企业数超过2.5万家。今年1-9月,中国企业对外实现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49.6亿美元,商务部部长助理张向晨预计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将超过1200亿美元。任何国家在GDP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寻求对外投资。中央政府在促进中国企业投资便利化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14年9月,中国商务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今后,“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开办企业,中央管理企业报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报省级政府备案”。确立了“备案为主、核准为辅”新的管理模式,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将迎来全面“松绑”时代。


献策 

中国外贸企业要提高竞争力

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著名经济学家 成思危

    从微观上看,我国外贸主要靠企业,企业如何提高外贸竞争力,非常值得思考。

    第一,外贸的竞争很重要的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对于增加出口的附加价值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国外的品牌实际是在我国国内贴牌生产,贴了品牌后价钱就水涨船高。浙江嵊州是领带之乡,国产品牌售价为288-588元,贴牌后是588-1288元,内在质量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异,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以,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创造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品牌,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第二,要加强企业管理,加强对国际贸易知识的学习,特别要了解有关国家的法律、贸易规则。不少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吃亏就是由于不了解贸易规则。所以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了解,依靠聘请专业律师、会计师、专业的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士来规避风险。

    第三,注意金融挑战。人民币升值和汇率波动都会影响外贸业务,要学会利用金融手段处理这些问题。国家现在推行人民币结算,在香港实行试点,在云南也成立了人民币对东盟的贸易人民币结算周期,人民币结算是受欢迎的,因为人民币风险相对小。但人民币结算也有一定问题,由于大家都用人民币,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付汇率波动可以搞套期保值,企业要学习利用金融手段合理规避风险。

    第四,要注意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是个别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的竞争,这样出去竞争才有希望。否则不论是上家供应出问题,还是下家销路出问题,都很容易陷入被动。

    第五,企业要真正走出去要通过几个步骤。首先在国外找代理卖,但找代理会产生很多问题。其次是在国外设立销售办事处,这样虽然也有问题,但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第三,在国外建立生产企业,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一些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现在像海尔、联想这些企业都陆续的在这样做,也可以采取并购的方式。

    希望中国的外贸500强企业从建立知名品牌,从加强金融手段措施,整合供应链,并且加强对外投资走出去,成长为真正的中国跨国公司。


发展    

人民币已成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

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 岳毅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商会、国际联合会等国际专业组织的地位不断提高,新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也在不断增强。仅中国银行就有12位专家在国际组织当中担任职务,有效维护了中国贸易企业的权益。金融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助推器,根据WTO测算,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需要结算、融资等金融服务的支持和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一体化加快推进,我国的金融机构先于企业走出去,金融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助推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测算,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对五大商业银行的外币贸易融资业务的依存度较2010年提高到了3.64个百分点,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境内业务境外做,境外业务境内做,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贸易活动,降低了融资成本。

    金融创新赋予了对外贸易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商业银行大力推进跨境人民币的结算,帮助企业摆脱外币结算的束缚规避货币的风险,这些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贸易发展前景。

    当前人民币在外贸进出口结算中的比例大幅度的提升,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和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14年1到9月份15.6%的货物进出口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境内金融机构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的结算总量已经达到了4.82万亿元。

    9月份,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达到了243点,较2011年末增长了1.4倍,11月初刚刚发布中国银行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白皮书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在跨境交易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币境外流动性得到了积极的进展,人民币国际记价职能进一步增强,主动权明显的改善,我们可以预计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创新发展将使企业更好的销售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助推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展望    

中俄双方望加深互惠互利贸易关系

俄罗斯联邦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德米特里·阿列玛索夫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很广泛,可以说每一个国家都同中国有贸易关系,俄罗斯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排第九位,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希望进一步发展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

    中国是庞大的生产国家,对外贸易产品种类很多,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产品从简单的服装、鞋到高级的电子产品都有,还有各种汽车。俄罗斯出口中国的货物大部分是天然原料石油、煤矿、天然气、金属矿木材等,还有化学产品比如说化学肥料、石油合成品还有其他的产品。双方追求扩大天然气贸易,最近签署了长期天然气协议,建造天然气俄中管道,在能源天然气给中国地区提供便利,并提供原产设备。

    此外,在金融方面,双方希望发展银行合作,适用自己国家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不采用第三国的货币和银行,促进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

(本报综合整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