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诗韵
□ 梅隆雪川
山林野趣在茶汤里回甘
传说白香山当年遍访江湖,
在鸿雪洞曾有诗吟“林下瓦釜”。
更传闻倾慕白诗的山间僧尼,
汲水幽泉为香山烹茶,
诗人醉呼僧尼“白茶仙姑”。
童子窗外得见将溢未溢的黄绿羹汤,
由此铭记“茶香飘太姥”。
山林野趣在茶汤里回甘,
白毫银针行逸神劳追风天下驿路。
到扬州八怪汪士慎懿行此山,
常置藤椅竹床邀四方高朋雅集,
将白茶金玉兰之秀润恬静,
借画印诗书品清妙,
曰:茶一壶足矣,何用屠苏。
被太姥山浮一大“白”
你的大名莫非是神农尝百草时捡起?
当初尚未告别茹毛饮血,
竹简上记载,为除症结、瘀血、安五脏①,
在田鼠钻进钻出的灌木丛里,
果真老人蘸着夕阳的余晖,
把你镌刻在本草经的“中品”?
恰便似古琴疏“芍药”别义②?
好多年后有了季节的话题,
黄帝内经因你而获素问③。
说“清明次五日,牡丹”赐礼仪④?
再后来,建阳水吉有茶形之妆容似你?
绿叶托起嫩嫩的银色毫心,
你被太姥山人亲切地浮一大“白”,
才有这芳名,千载美誉?
(注:1、2、3所涉内容分别引自《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古琴疏》等文献。其中4“赐礼仪”一语系本诗所加。)
(作者系世界汉诗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研究学会会长,其作品《中秋赋》、《大红袍赋》等多次在大型晚会中诵读,在中国诗词评论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