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盏一杯香茗,任丝丝幽香冲淡浮尘,沉淀思绪,体会人生。让其香润泽心灵,让其味超尘脱俗。品茶,品味四季蕴味、品淡人生精彩。
悠悠古事,千载沉浮。于一盏茶中观历史,气焰喧天的秦汉时代早已散去,锦衣绣帕的唐宋岁月也早已隐去。唯有这盏茶最淡、最真,永存于青山秀水间。
茶是杯中的山水。那幽幽的茶香,氤氲了千年的华夏大地,正是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日夜牵挂的中华气韵。
“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中国人饮茶的习惯由来已久,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优雅而古朴的茶文化,横贯千年。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在这一串美丽的名字后面,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至情至性的茶之品格,是中国人口口相授的茶之秉性。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晨光熹微的山坡上,那一丛丛碧绿的嫩叶采集山川日月之灵秀,再经过一连串的精制工序,终化为饮者手捧的这一盏清茶。一抿,留香。
咖啡太浓,酒太烈。而茶之味极淡极纯,不与其他味道冲撞,最适于交往闲谈,以中脾胃。
在我心中,也许只有这一杯茶,最符合我所景仰的隐士情怀。
在我看来,茶是大气而又有品格的,小小的杯盏间竟能容纳这样一方山水天地。
一片茶叶,看起来是那样细小、纤弱,那样的无足轻重,却又是那样的妙不可言。茶之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
人们常说:“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
品茶时邀一轮明月作陪衬,剪一段清风助波澜。我们的思绪亦可伴茶香“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徜徉在这诗画般的茶之山水间,这便是饮茶的乐趣所在。
春茶肥,秋茶瘦,夏茶薄,冬茶透。四季之于茶,像是天光云影的变幻之于湖光山色,尽管景致有所不同,但本性中的那份怡然却从未改变。
茶有许多品种,像是饮茶之人有不同的性格一样,每个人总有最适合自己的一种茶。真正懂得饮茶的人,心中自有一方山水,所谓怡情、养性,在缓缓品味茶味的同时得到很好的体现。
茶赐予人淡然的品性,悠然的情怀,恬然的格调。“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诗人们围鼎煎茶,吟诗下棋,这也是人间一件乐事。能使人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忧,姑且做一回山水隐客。
茶道乃待客之道,修养之道,是东方哲学中庸的体现。懂得品味茶滋味的人,内心往往保持着一份自然的平和。就像是茶道教会人们的一样,清静恬澹,修身养德。
品茶就是品味那一盏空灵的意境,在回味之余,静心冥想,达到彻悟。
茶道与诗、书、琴、棋相结合,更是一种高雅超凡的艺术享受。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茶道,洗杯如仙女淋浴,洗茶如雨洗珍珠。让矮矮的陶土茶壶在更矮的陶土杯子上点茗,弥漫着幽香,弥漫着茶文化。一盏佳茗消磨时光,苦的是一时,苦涩后再回味,余韵不绝。
品茶是一门学问,而茶之道也是我们毕生坚守的秉性。“茶心可鉴,茶情可亲。”作为中国人,这一生便注定与茶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品茶中的哲理,我们的领悟还远远不够。
历史的烟云随时间缓缓散去,只愿这一缕淡淡的茗香能够久久缭绕于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