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圣节里,看茶如何与“诡异”混搭

□ 本报记者 冯斯正编译

南希正在布置万圣节茶会。
奶酪南瓜蛋糕。
杰克南瓜灯。

    在茶馆开万圣节茶会

    住在美国阿肯色州斯普林代尔市的南希·珀什开了一家名叫亚历山德拉的茶馆,店内专出售各种茶叶和手工产品,这是一座典型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并全年举办各种应季的主题。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万圣节,南希最近开始忙起来,她说:“我们为了让节日和茶相关,通常会设计一些故事做引子。快到万圣节了,这次茶会的主题就是它。而我们茶会的引导者,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是丽莎·霍林沃斯,她已经有18年的经验了。”

    丽莎说:“我的祖父祖母在我童年的时候经常给我讲故事,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听。我母亲是名教师,她在我7岁时给了我一本儿童文学锦集,从此便书不离手,其中我尤为喜欢民间故事部分。后来,我参加了我家乡乔治亚州卡罗顿的金樱子读书节,自此我便立志做个讲书人。”

    说到这次的万圣节茶会,丽莎计划讲一些略带惊悚的传说,还有关于老宅灵魂居者的原创故事。“我总是准备很多故事,远远多过我需要的,因为如果茶会上有小孩子,我就可以讲不太吓人的故事,调节一下气氛。”

    这次万圣节茶会的茶饮和点心都会放在传统的三层叠架上,所有参会者必须身穿节日服装,戴尖顶的巫师帽。当然,三明治、饼干等点心也一律做成手指、石头、蜘蛛的外形。“最后以茶馆的名义,我们还要选出最佳着装奖!”南希开心地笑着。

    曾经,开一家茶馆是南希的心头梦。“忙忙碌碌了27年后,我退休了。于是我们把家搬到了斯普林代尔市,并把它改造成茶馆。在一年的革新修建中,我的家人、朋友都大力帮助我。现在,我们的亚历山德拉茶馆已经9年了,依然健康地经营着。这名字是按我大孙女的名字命名的。茶馆里的好多茶室也都对应着其他孙子、孙女的名字。”

    茶馆顶层专设礼品店,但是同样还可以接待婚宴、婴儿洗礼仪式,总之可为多种类型的活动提供场所。

    川宁茶业的“红茶惊魂”

    川宁的茶叶精品店居然出现了蜘蛛网?别担心,这只在万圣节才有。

    如果你以为在万圣节时躲进茶店喝茶就可以避开“恐吓”,那你可就错了。在泰国曼谷的世贸中心大楼中的英国川宁茶叶精品店,从茶单到店面,早就变得“阴森可怖”了。

    店内有很多川宁自创的万圣节茶点。杰克南瓜灯的外面是又甜又脆的蜘蛛网,里面被填满了软软甜甜的南瓜馅;灯壳是川宁锡兰红茶茶汤和面粉用黄金比例混合烘焙而成的,顶端还装有一颗新鲜的蓝莓;整个南瓜灯掉落在盘中装饰的巧克力蜘蛛网中。这款点心,一定要配上川宁精品锡兰红茶一起品味,才能把“可怕”品尝得丝丝入扣。

    不仅只有杰克南瓜灯,再看看奶酪南瓜蛋糕。它不仅拥有色泽光鲜的外表还内藏着丰厚的馅料,南瓜瓤,奶酪慕斯、橘子酱、巧克力酱、多彩的果酱和川宁水果茶汤共同造就了这款美味。蛋糕顶部还配上一顶巧克力巫师帽,当然,您还需要一杯川宁英式早餐茶陪伴左右。

    随着女巫时刻的临近,川宁店内还提供午夜甜果慕斯。慕斯外的一个大圆顶代表着万圣节当天的惊心夜晚主题,蛋糕的深色分层好似恐怖片中弥漫的薄雾,而每一层夹带的酸甜口感则来自川宁野莓红茶汤混制的果酱,红色是草莓酱,蓝色是蓝莓酱。

    千万别以为这就完了,有吃的就必还有喝的。川宁针对万圣节还调配了鲜果茶饮料,让芒果、橙子、格雷伯爵红茶交融在一起。

    为了配合节日的整体气氛,川宁店内依旧保留“Trick or Treat ”的风俗(“不招待就使坏”,指万圣节时,孩子们挨家逐户要糖果等礼物,如不遂愿便恶作剧一番),在红丝绒袋子中装满了糖果。

    译后感:

    以节日为大背景制造活动,这已是屡见不鲜的营销手法了。从传统方式看,大型购物中心会以此为机做产品折扣促销,一些街边店铺也会喊出买送搭配的口号,但是和节日的切合度很低,都只是站在贴着某某节字样的平台上,单纯地销售商品,失去了节日本身的意义。文中翻译的亚历山德拉茶馆和川宁茶叶店,将万圣节怪诞的文化元素,如蜘蛛、怪物、鬼魂、南瓜等融入到茶会、茶水、茶点之中,让顾客通过茶的渠道体验节日文化,真正做到有主题、有趣味、有内容。有时,营销需要的不仅是煞费苦心的卖力推销,还需要一些联想灵感和文化关怀。

    最后再来讲一讲何为万圣节。万圣节日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节日。其源自古代欧洲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同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以此避免恶灵的干扰,当然也存在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度过严冬的期冀。节日当晚,小孩们会穿上妖怪外形的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