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51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事业指导处”。
1954年7月,云南省合作社联合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
1958年2月,云南省合作社联合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
1958年8月—1986年3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与省商业厅“三分三合”。
1999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改制工作。
2004年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明确提出发展“两社一会”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2008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全省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推进“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同年7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搞好社有资产管理三项职能。
2011年3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培育供销龙头企业、建设两个服务体系”,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战略举措。
今朝成绩
2014年1—6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经营总额400亿元,同比增长18%;销售总额335亿元,增长21%;销售化肥362.6万吨,同比增长10%;农产品采购74.56亿元,增长80.4%;新发展合作社353家,完成全年任务的58.8%。
2014年云南省社提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树立“抓合作社建设立社,抓社有企业发展强社”的理念,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全系统建成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提供规模化服务的主体之一,建成各级党委政府掌控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主要工具之一。
省社同时提出四项落实举措:一是消灭全省58个没有社有企业的空白县社,组建云南种业集团公司,搭建化肥、籽种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平台;二是发展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创新发展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夯实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三是加快“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农资、农村日用消费品等配送体系;四是深化社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财政投入资金变为社有股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