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增温、保墒、增产的作用,近年来,大棚、地膜作物在农村十分普遍,农民受益匪浅。然而,部分农民对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加之回收地里农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致使大量废膜遗留在田间地头,造成农田的“白色污染”,成为一个极大的生态隐患。
“冬天一刮风,天上飘的都是废膜。”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伊吾县两年前的写照。如今,这种现象在当地已经看不到了。
伊吾县是新疆著名的晚熟哈密瓜产地,由于气候干旱,农业生产多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因此,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很大,而这些废弃的农膜何去何从,成了困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主要问题。“之前农用残膜没人收购,留在地里会使土壤失去供养能力,一些废旧塑料被冲到河里后,还会污染水源。”伊吾县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主任龙飞鹏告诉记者。
2012年11月,伊吾县人民政府为了控制“白色污染”、保护耕地,专门制定涉农优惠政策来提高农用残膜回收率,此项工作被列为县政府2012年重点工作,并交给伊吾县供销合作社实施。据龙飞鹏介绍,为了保证回收工作顺利实施,政府将60亩地划归伊吾县供销合作社,集中进行钢网库房建设。县社社属企业伊吾县瑞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根据农用残膜回收要求,在伊吾县淖毛湖镇再生资源市场内建设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生产车间,并建成两条生产线对回收的农用残膜进行加工造粒。经过加工的农用残膜成了可利用的塑料制品,如管材、塑料盆等。瑞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对这些塑料制品进行销售,实现了废弃农膜的循环利用。
每年10月,伊吾县的晚熟哈密瓜采摘完毕,接下来便是供销合作社忙碌的时候了。县社组织农民将地里的废膜交到回收站,回收站给农民开出票据,农民只需拿着票据,就可以领取相应补贴。龙飞鹏说:“为了鼓励农民主动交售废膜,政府每公斤给农民补贴4元,如果农民使用的是加厚农膜,每公斤还能再补贴5元。也就是说,市场价14.5元的加厚农膜,农民如果按政府倡导交售给供销合作社的话,每公斤只需承担5.5元的成本。”
据悉,由于补贴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农民交售农用残膜十分积极,目前回收率已达90%以上。此外,县社还联合农业局、土地局等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验收,以保证回收质量。截至目前,2013年的农用残膜回收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收购废膜210多吨,加工塑料制品180吨。2014年的回收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收购70多吨,收购势头良好。
龙飞鹏告诉记者,供销合作社发挥着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的作用,不仅要全力保障农资供应,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还要积极承担公益职能。此项工作的完成,控制了伊吾县“白色污染”,保护了耕地和环境卫生,还能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疆需要覆盖地膜的农作物面积达4700万亩,比如,棉花、甜菜、果树等,相当于新疆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0%,平均1亩地正常使用3.5公斤地膜,由于原来使用的地膜标准太多,地膜太薄,使用之后难以清理,近30年来,每亩地残留下来的地膜达16.88公斤,已超过全国标准的四五倍。
在地膜污染治理方面,中央已连续三年在新疆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31个县市用于相关企业进行废旧地膜的回收与利用。同时,2014年中央在旱作农业项目中投入8500万元,重点支持新疆开展覆膜复播农作物的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并对回收企业、农户及专业合作组织回收残膜进行补贴。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3800万元,用于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和服务功能价格体系建设。
链 接:
10月14日是第45届世界标准日,当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专家审定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的地方标准,也就是地膜覆盖技术的新标准。这意味着,对地膜“白色污染”的治理将有进一步的办法。据悉,在新标准中,对地膜的厚度指标拟定为0.01至0.02毫米,以提高地膜的厚度和强度。后期,还将探索制定完善农用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相关标准,形成新疆农用地膜合理使用与污染治理的综合标准体系。
编 后
地膜覆盖技术在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地膜回收意识匮乏、回收技术落后等因素,造成了地膜“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从农民来说,对农膜残留中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回收意识薄弱;从企业来说,目前缺乏先进的回收加工技术,成本大、利润少,很多企业不愿进行农膜收购加工。因此,现阶段农膜回收、加工工作还需政府主导,利用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推动。
据悉,近年来,在德、日、美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基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国,回收废塑料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要想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塑料软包装和塑料薄膜的回收政策,同时采取谁受益,谁支付“白色污染”成本的办法来减少“白色污染”。
此外,还应通过财政支持手段,在各地建立专门回收废旧塑料薄膜的连锁店,对各类废塑料进行统一回收并集中处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