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一凡 通讯员 张 勇) 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农村金融分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以“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变革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指导,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承办。
针对转型时期的“三农”金融需求,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金融机构应该有战略谋划,能够提出跨时空解决方案的金融支持,应把重点转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关注农产品加工链条以及围绕农业生产的服务产业,创新机构、创新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指出:“界定普惠金融的概念和范围,反对普惠金融广泛化,‘普之城乡、惠之民众、商业可持续’;正确衡量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程,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一哄而上;普惠金融的重点在县域、难点在农村,目前要做好顶层设计,营造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发展普惠金融应当从基层开始,从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再到机制和体制创新。”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深化农村金融创新提出建议。他认为,金融供需的不平衡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势必从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政策创新以及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着手,实现农村金融乃至中国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共赢。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结合城乡统筹,用转型激发活力,充分获取改革红利,实现由传统金融到现代金融转型,用心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和社区经济,着力助推四川“两个加快”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