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花曾经是茶农眼中的废弃物,而今经过开发利用后,不但成为茶业增收的宝贝,更是走出国门去发展。10月20日,北京中茗茶树花科技有限公司与印度罗禅茶业有限公司就茶树花达成合作意向,在北京签署茶树花战略合作协议书,这标志着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茶树花国际专利技术将向印度输出,预示着中国茶树花产业发展拟铺设第一条国际合作通道。同时,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树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专门扶助茶树花产业发展。
以茶树花牵线中国、印度合作
中林绿源茶树花研发中心主任徐继英介绍,茶树花相当于茶叶的胎盘,生长在茶叶的叶腋处,内含成分极为丰富,包含SOD、茶多糖、茶氨酸、茶多酚、茶蛋白和茶树花精油等,这些物质成分对人体具有降三高等作用。茶树花每年冬季开花,每丛茶树开花量在6000—8000朵,而往往作为废弃物被茶农灭杀。
为了将茶树花变废为宝,徐继英带领茶树花专业研究机构历经30多年潜心研究开发,总结出一套系统、完备的加工技术,其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于2003年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相继获得了47个国家的同族发明专利证书,以及37个类别的数百种产品商标、企业商标和服务商标,同时研究出30多个系列产品配方,于2013年2月获得了卫生部对“茶树花新资源”应用的唯一资质及生产应用合法资格。目前,茶树花可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日化等多个行业,替代人工合成的添加剂,有效改善相关用品的安全性。
茶树花的应用不但为中国茶农拓展了增收致富的道路,也引起了国外重视。早在2007年,徐继英带领的茶树花(北京)研究发展中心与印度罗禅茶业有限公司就建立了互学、互访的友好关系。据悉,印度罗禅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创办于1998年的茶叶企业,年出口茶叶量达250万公斤,200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鉴于中国茶树花技术和产品已经具备国际输出的条件,中、印双方公司领导人经多次友好洽商,一致认为中国和印度合作开发茶树花有着源远流长的民间交往基础,有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外交背景,双方愿意在茶树花产业发展涉及的技术合作、产品市场、合作建厂、文化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中茗茶树花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章成识,与罗禅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首席执行官罗禅就此达成共识并进行签约,他们表示期待通过推进茶树花产业合力造福两国人民。
设专项基金推动茶树花产业
为推动茶树花产业发展,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树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曙光主持了会议,并宣布关于设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树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批复,该专项基金特聘邵曙光为名誉会长,徐继英为会长,章成识为执行会长,共同发挥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全国总工会原书记处书记、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兼执行理事长李永安,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张凤楼,为基金成立进行授牌,邵曙光与章成识进行签约。此外,徐敏、姜淑伦2人代表西班牙华侨捐赠10万元,期待专项基金能更有效地惠泽百姓。
李永安表示,自从上世界80年代茶叶无性繁殖研发成功,茶树花便成为了茶叶的副产品,如何变废为宝赋予了茶树花新的使命,是茶行业一直关注的新课题。如何充分有效地收集、利用茶树花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焦点。对此,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始终关心茶树花产业的发展,与原卫生部中国保健协会等政府及卫生部社团组织,一直指导与支持茶树花的科研创新,使茶树花获得了2013年国家卫生部1号文件批准的新资源产品,为茶树花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此次设立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树花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也是为更好地扶助茶树花产业发展,原始启动基金为300万元,主要用于资助茶树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茶树花新资源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品牌打造、技术培训、国际交流等。邵曙光表示,将积极募集资金,接受海内外热心茶树花事业的华侨、华人以及组织的捐助,使茶树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壮大茶树花产业,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同时,充分利用茶树花对人体的多种养生功效,促进民众健康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