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如何办好,有两大路径,一是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二是深化改革。改革目标是将供销合作社建成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要实现总书记的要求,在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中,理清要改什么,如何改,在改革中要坚持什么,摒弃什么,事关供销合作社改革成败。
供销合作社改革要以“三个服务”为先导。供销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得以存在,是因为“三农”发展需要供销合作社提供服务,政府期望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中发挥生力军作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各级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自我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我们应当看到,供销合作社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发展很不平衡。基层网络建设,企业体制、机制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实力、发展能力还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手段滞后,县以上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领导能力有待改革。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就是自我改造、自我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级供销合作社必须坚持高举为农服务大旗,丢掉了这个旗帜,新一轮供销合作改革就会失去方向,供销合作社就失去了存在意义。
供销合作社改革要成为各级政府重要抓手和载体。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放大优势,革除阻碍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必须适应中国特色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成为政府抓“三农”工作的手。当前农村形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如何尽快做到“三个适应”,实现“三个服务”,就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围绕农业发展、农村需求、农民需要去打造新型供销服务体系。二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必须打破行政藩篱和体制障碍。现行的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行政化管理,只有业务的行政指导,没有实体化紧密合作,业务发展与行业管理“二张皮”,相互脱节,难成合力,严重制约了发展。在新一轮改革中,去行政化思维和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改革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既是行业的指挥员,更要是市场竞争主体、“三农”服务的战斗员,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切实开拓实体化、上下一体化的改革路径。三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必须有政府政策支持。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应是政府主导,合作经济组织推动的改革。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离开复权扩能及政府政策支持,离开供销合作经济内生活力的培育都是没出路的。党中央、国务院将供销合作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提出了“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对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争取政策扶持,赋予新的职能,都有推动作用。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社情民意,认真谋划好此轮改革,开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新局面。
供销合作社改革要练好内功,抓好五大支撑体系建设。基层网络体系、企业支撑体系、服务链接体系、联合合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五大体系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石,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创立新机制、新体制,使用新办法、拓展五大体系发展的新天地。基层网络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是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建设好基层网络,供销合作社经济才能立得稳,发展快。近些年来开展的“新网工程”建设,引领了基层网络发展,但基层网络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网络建设中的体制、机制、途径与办法还要进一步开拓与创新。企业支撑体系是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灵魂,无企不兴,无企不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就要求在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中,将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大力发展股份制、混合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建设一批有带动力、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服务链接体系是供销合作社联结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围绕“三农”需要,从产前、产中、产后入手,新农村、农民需要着眼,建立集生产生活服务、养老幼教、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服务链条,形成有供销特色服务产业链,从而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作用。联合合作体系是供销合作社应有之义,是打破层级、地区界限,抱团发展。联合合作应有行业内联合合作,也应有行业外合作。整合地区优势资源,借助龙头企业之力,从供销合作社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入手建立企业集团,如对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经营资源进行整合与联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途径,大力实施经营、服务、管理创新,在创新中寻求新发展。人才保障体系建设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关键环节。现阶段人才老化与匮乏是各级供销合作社面临的现实,在新一轮供销合作社改革中,如何解决好人才问题,事关供销合作事业的兴衰。建立新的供销合作社人才引进机制、办法,特别是基层供销合作社如何选能用人,如何能留住人才,是此轮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立约束与激励相适应的考核机制,通过股权、期权激励等办法,建立开放的人才进入进出通道,是供销合作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